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14篇)

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14篇)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  【阶段特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  (1)中共成立后,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14篇),供大家参考。

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14篇)

篇一: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

  【阶段特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

  (1)中共成立后,在“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它首先致力于领导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这些斗争虽取得一些胜利,但“二七”惨案却使共产党人认识到要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必须建立革命联盟,必须建立革命武装。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大革命失败。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转入低潮。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以夺取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的三大武装起义的受挫说明,在中国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是行不通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的革命历程中,大胆创新,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但王明等人,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仍坚持城市中心论,盲目暴动,冒险进攻,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长征,遵义会议从组织上和军事上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央开始走向成熟。

  (2)1931年“九·一八”事迹和1935年的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的政治路线。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3.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党在统一战线、军事斗争、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和党风建设各方面都走向成熟,显示了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这说明了老一辈革命家在探索中符合国情的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经过艰苦斗争,取得了抗战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

  (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阶级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共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粉碎了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采取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及时展开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胜利前夕,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经过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从此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49年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了追剿反动残余、改革土地、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这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同时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银元之战”和“粮棉之战”,调整发展工商业,发展工农业生产等措施。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2)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并举。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至此,用社会革命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终于完成。

  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三大改革完成后,中共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又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中共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成为这种探索的开始。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次系统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及解决方式。但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和我国实际生产力水平,也由于对阶级斗争

  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左”倾错误开始恶性发展。到1966年,在恶化的国际形势刺激下,最终发展成“文化大革命”,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1978年,一些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实质是坚持实行“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倾错误。全国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此后,从国情出发,党和国家开始了以调整生产关系为中心环节,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并实行对外开放,取得辉煌成就。在理论上,党通过历次代表大会,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们党在经历了80年历程后,焕发出更加年轻的生命力。

  【专题结构】

  一、解决农民问题,建议统一战线

  旧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要战胜这样强大的敌人,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只靠工人阶级来取得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建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方面,统一战线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统一战线是中共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农民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因此,所谓统一战线问题,主要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1.解决农民问题,领导农民运动

  (1)大革命时期,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

  (2)大革命高潮时期,农民运动支持了北伐。只是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使农民运动受到压制,这也是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农民踊跃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重要组成部分。

  (4)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形势,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既减轻了地主的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又巩固了统一战线。

  (5)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钢》,开展土地改革使一亿多农民获得土地。

  (6)为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从1950—195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改,使三亿多农民获得土地,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7)1953—1956年,党引导农民实行生产合作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统一战线

  历次统一战线概况表

  名参加任

  时

  期

  中共的方针政策

  称

  者

  务

  (第一次国共合作)

  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两党和工①见中共“三大”的决定;②人阶级、农直接领导工农运动;③合作进行北民阶级、小伐战争;④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资产阶级、中央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民族资产

  阶级

  进行国民大革命,反帝反封建军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两党和一切爱国抗日力量

  ①见瓦窑堡会议;②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团结一切爱国力量,进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④在敌后坚持抗战,持久抗战;⑤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⑥根据地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又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

  反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美、蒋的一展人民民主运动。召开中国人民政切力量和各治协商会议。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中共、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华侨、宗教界、各人民团体

  此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反蒋反美,解放全国

  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总任务

  人民民主统一路线

  过

  渡

  时

  期

  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定期召开各级政治协商会议,发扬人民民主。1957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文革”中,统一战线政策遭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政策,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

  爱国统一战线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

  二、中共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军队建设)

  1.大革命期间,从黄埔学生到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许多中共党员成为革命武装力量的骨干。叶挺独立团发挥了北伐先锋的作用,为保证北伐胜利进军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党还没有独立掌握的军队,使党在国民党右派反叛时,难于进行有效的回击而遭受严重的损失。血的教训使党从中认识到建立独立武装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精辟地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光辉思想。

  2.“八一”南昌起义尽管打了国民党的旗号,但它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部队(工农革命军)经过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革命军队为红色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后来,由于党内“左”倾军事冒险路线的错误,造成红军军事上的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毛泽东对党和军队的领导权。

  3.“八·一三”事变后,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八路军和新四军广泛开辟抗日根据地,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4.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组成了人民解放军。经历了防御、反攻、战略大决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粉碎美国拼凑的“联合国”军,国内消灭了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民军队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后盾。

  三、关于党的建设

  1.理论建设

  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实践中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从领导民主革命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光辉思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1)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党许多卓越领导人的宝贵思想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贡献,而毛泽东的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开始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了丰富发展而达到成熟,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特别是建国后经济建设方面许多创造性的举措,如三大改造等,大大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思想体系。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列观点是它的主要内容,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前提条件,也是这一理论的一条主线。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②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

  ③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

  ④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

  ⑤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

  ⑥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

  ⑦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

  ⑧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

  ⑨关于用“一国两制”来实现国家统一的观点。

  ⑩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观点。

  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关系的观点。

  关于和平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

  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廊,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

  2.加强党风建设

  (1)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还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3)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官反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国家高级干部刘青山和张子善堕落成大贪污犯被处决。

  (4)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5)新时期的党风建设就是要发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就是要把反腐创廉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专题启示】

  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与斗争的实践表明:中国革命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而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现成模式;党的领导路线的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性选择。

  2.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经验也表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三大法宝。

  3.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任何政策的制订都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都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进程看,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封闭的,停止的,相反,真正的科学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断完善的,它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又必须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重难点提示】

  1.新民主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比较

  相同之处:(1)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给人民民主权利。

  (3)维护劳动者利益。

  不同之处: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纲领,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中没有这些内容。

  2.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1)1924—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

  (2)1927—1937年,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八七”会议上,中共确立了“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根据地,国共两党进入对峙时期。

  (3)30年代,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后,国共双方内战基本停止,“八·一三”事变以后,国共双方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4)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就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一次由合作走向对抗,中共领导人民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原因:第一是两党的根本性质,由于两党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利益,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第二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第三是国际环境和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

  3.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相同:(1)两次合作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第一次是为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第二次是为解决民族矛盾。

  (2)都是由中共首先倡导完成的,也是在国民党表达了合作态度后完成的。

  (3)共产国际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都对中国革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同:

  (1)名称不同:前者为革命统一战线,后者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背景不同:前文已述。

  (3)形式不同:前者乃党内合作,后者及党外合作,军队合作,保证军队、政权的相对独立。

  (4)我党处在不同的水平层次:前者幼稚,后者成熟。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参加的阶级、阶层更广泛。

  (6)前者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破裂,后者虽存在矛盾的斗争,但还是坚持到最后,完成了历史使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面临的三条道路及选择

  (1)建立买办的封建专制政权。北洋军阀也好,国民党新军阀也好,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严重脱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破坏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违抗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心愿。这就决定了整个反动统治不但不能长期地稳定地统治下去,而且最后必然被人民推翻。

  (2)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这个阶级的代表人物为实现他们的理想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由于国内国际条件的不允许,他们鼓吹多年的中间路线最后只有破产。

  (3)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三条道路、三种国家命运经过激烈斗争,只有第三条道路取得了最终胜利。因此,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5.中共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

  (1)1923年初,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在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倡建革命统一路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

  (2)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3)1927年三次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红军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

  (5)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场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60年党中央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

  (6)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邓小平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题前瞻】

  历年无不涉及本专题,各种题型都出现过。命题的重点主要是五四运动、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生产关系的调整等。复习中应重点注意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正确道路的选择、统一战线的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等。

篇二: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

  余

  红

  何

  燕

  提要: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建党85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不同任务,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对国内外形势及其发展趋向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借鉴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发展理论的成果,立足国情,经过辩证的扬弃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互为联系的生产力发展观、经济增长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进历程进行历史的考察,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进历程,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努力;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长久追求;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的发展道路。考察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进的历史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作的不懈努力,从而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①]中国共产党建党85年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对中国如何实现发展目标、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思考和探索。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深入探索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先后形成4种各具特色、又密切联系的发展观,即生产力发展观、经济增长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足迹,经历了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经过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曲折发展,逐步从片面走向全面,从幼稚走向成熟。考察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进的历史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作的不懈努力,从而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生产力发展观,构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理论基石,开辟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发展中国的历史重任。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提出符合广大人民愿望和要求的发展观,使中国早日摆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和剥削的命运,尽快发展起来、强盛起来,是中国共

  产党成立之初就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苦苦求索中,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金钥匙,即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考察,认识到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②]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衡量中国一切政党政策好坏、作用大小的标准的观点,体现了生产力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代表着中国最落后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只有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中国才能够得到较快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求索,寻找到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作了明确的阐释,强调:“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完成。”[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尽管革命和战争是民主革命时期的主题,然而革命的主题中已经孕育着发展的主题。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为了实现夺取民主革命胜利这一总的战略目标,在领导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以生产力发展观为指导,在局部执政的环境下,在广大根据地制定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进行了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实践,努力“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④]这些初步尝试,不但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宝贵的物质力量,而且为新中国社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发展的主题凸显出来。然而,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之上,中国的发展道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⑤],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仍然把生产力的发展同生产关系的变革联系在一起。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做出的历史性重大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了前提。根据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路径设计,1953年,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⑥]。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经过4年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这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1956年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始终把生产力发展同生产关系变革联系在一起。八大对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表述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观点。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党中央首先确定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为尽快改变中国现代工业十分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状况,毛泽东早在革命胜利前夜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郑重宣布,在革命胜利以后的重要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⑦]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将工业化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中心任务。毛泽东在八大开幕词中再次提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⑧]。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1964年,周恩来在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提出,相对于工业化来讲无疑是一大进步,这是一个包括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发展战略。在1975年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战略: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

  在发展模式上,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仍然将变革生产关系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在政治上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注意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方针;在文化上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由于受革命战争时期斗争方式和习惯思维的影响,在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在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各项建设过程中,不少时候仍沿用革命的手段和群众运动的方式。

  生产力发展观是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独立自主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制定发展战略、选择发展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构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基本框架,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石。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中国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建国后27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政治上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确立了大国地位;经济上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教文卫事业也得到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进行各方面的建设,其发展的历程都远比人们原先设想的更为复杂和艰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上,由于过于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不注重从生产力自身特点及其要素上寻找规律,在所有制结构追求纯而又纯,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加上受革命战争时期思维习惯的影响,用政治运动的手段和形式进行各方面的变革和建设,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相统一的原则,使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超越生产力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失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把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当作“唯生产力论”横加批判,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抛弃了用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理念,将发展经济作为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重大转变和历史进步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宣告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此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后遗症使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一时难以走上正轨。随着真理标准的讨论及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人们思想空前活跃,加快中国发展步伐、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也成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此时,西方发展理论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加快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形成了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许多发达国家再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纵观世界大势,邓小平敏锐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继承生产力发展观和借鉴西方发展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攸关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经济增长发展观。

  经济增长发展观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生产力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地位。邓小平多次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⑨]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著名论断。同时,对如何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快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实力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的思考。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现在还比较低”的现实出发,明确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⑩],告诫全党要排除干扰,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立足中国国情,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党在新时期面临的首要任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探索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伟大创举。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并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1]。党的十二大再次明确: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总结了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共同认识,首次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12条有深远指导意义的原则。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发展目标的路径要求。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发展基点的准确定位,党的十三大充分表述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发展战略上路径选择不但适合中国国情,尊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解决了我国在发展观上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问题。

  在发展模式上,相比于毛泽东一再通过意识形态论争来追问经济建设手段的合法性,经济增长发展观更强调以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来论证发展目标和发展的终极理想的科学性。经济增长发展观把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第一次正式提出要走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把

  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最大目标,将GDP作为衡量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指标。为了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破除一大二公三纯的僵化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允许国家、集体、个体、合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在十三大上正式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再次科学地总结了经济增长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提出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生产力发展观的再次升华,体现了发展经济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一。

  经济增长发展观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全面解答,从而使我国走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变革生产关系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唯一手段的误区,消除了人们在发展观点上的争论和疑虑,解决了长期困绕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经济增长发展观的指引下,全党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积累了巨大财富和物质力量。到199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20059.5亿元,进出口总额达135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17.5%,综合国力上升为世界第十位,国家经济实力得到极大增强。但是,这种经济增长发展观是在整个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远未完成根本转型的条件下形成和实施的,它对发展理解多为物质层面,以单纯的GDP增长作为考核发展的重要指标,较少关注自然及人的发展,因此出现了高增长下的收入差距拉大,生态压力加大,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同步的现象日益显现。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突破了单纯依靠经济增长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理念,将发展视野从经济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领域,深化和完善了经济增长发展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传统发展观向现代发展观的重大转型

  20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异军突起,然而,各国在获得经济空前繁荣时却遭遇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挑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的发展关系。国际上在对工业文明所走过道路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发展观和工业文明模式的局限性产生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将发展的内涵由经济、社会拓展到自然界,要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沉重的人口压力,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与经济快速增长相比,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权力腐败、道德失衡等现象滋生。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观进行重新审视。沿着邓小平“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基本思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2],在世纪之交提出可持续发展观。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13]要求在发展经济、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观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发展道路,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91年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及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发展目标,充分反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需要。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原有的发展战略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在“九五”期间,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新的发展战略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阶段目标,在原“三步走”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在发展模式上,面对着我国发展进程中来自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压力,可持续发展观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力图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协调一致,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从而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协调发展。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上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并在此基础上规划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构成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支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传统发展理念向现代发展观的重大转型。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突破了把经济增长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把发展视线从经济与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领域,确认了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差异,解决了中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这一发展观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发展问题,更符合世界潮流和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到20世纪末,中国顺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总体到达小康水平。但是,可持续发展观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能涵盖人类发展观的全部,特别是社会层面的发展内涵;在实施过程中侧重论及在发展中如何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而未及构筑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统一于发展的复合系统。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将经济社会的发展统一于人类自身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日趋成熟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世纪之初,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3.6万亿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7%,达到了1.1万亿美元,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六位。然而,由于中国特殊国情的制约,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也充分暴露出来,资源、环境和技术瓶颈制约日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社会冲突频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认识到,单靠一般的政策调整,显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发展观的高度应对和处理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树立对发展的全新认识。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确认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提出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增长服务。在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明确“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提出“发展观”的概念。

  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发展的要求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战略上,科学发展观延续了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并明确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又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发展模式上,确立了“循环经济”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党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强调自然资源也应该形成循环,在消费的同时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改进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这一发展模式有助于遏制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粗放经济泛滥;有助于制约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伪造数字的不良政风的蔓延;有助于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建设。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的进一步的回答。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一新的发展理念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它蕴涵着崇高的人文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着世界观、真理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贡献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强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经过85年的实践、探索和对丰富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对社会发展的领导更加成熟。

  五、结论和启示

  1、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进历史,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果断地选择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然而如何走好这条道路,经过了几代人的曲折探索和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先后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的萌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深化和趋于成熟阶段。每一种发展观既继承了前一代人发展观的合理内核,又根据不同时代的要求进行了创新发展,是一种不断扬弃的过程,最终使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与世界发展观逐步接轨,使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因此,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寻找适合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2、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重大目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奋斗不懈的理想和目标。在85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发展作为实现国富民强的重要途径。几代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观点,并将之切实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为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任何国家如果不加快发展步伐,就要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因此,一心一意谋发展仍然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3、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能否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符合人民群众愿望和要求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权基础是否巩固的重大原则问题。毛泽东把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终身的理想和追求,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内容,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进一步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全过程。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国家民族的发展为已任,谋求中国最快最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尽管走了一些弯路,但其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强烈愿望和伟大实践可以光照日月,昭示世人。因此,提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发展观,既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内容。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主张,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而建设时期的重点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变革生产关系这一惟一的途径,当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提出进一步变革生产关系的要求时急于实行变革,其结果不但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反而破坏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经济增长空谈发展,只能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没有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作保障,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衡量我党政策措施的标准,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

  5、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发展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经过近百年来中国无数先进分子和几代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真理性结论。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情况下,不管提出什么样的发展观,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只能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选自《云南中共党史研究》

  [①]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65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

  [⑤]《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7页。

  [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17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7页。

  [⑧]《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4页。

  [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12]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1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篇三: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三个代表”与“三大规律”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的要求。“三个代表”思想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新成果。它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意义重大。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尊重规律、认识规律的问题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就是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总结国内外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站在时代前列提出的。“三大规律”是处于不同层面的,其中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属于特殊规律,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则属于普遍规律和一般规律。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有利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够有力地促进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而“三个代表”思想则以一种创新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对“三大规律”进行了科学阐述,使党在现阶段对

  “三大规律”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一,“三个代表”思想深刻总结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建立之始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仍然肩负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重任。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候,我们党能够继续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就是由于我们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关于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只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关于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

  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无产阶级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性的大问题。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对于完成党肩负的历史重任,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各种风浪的考验,至关重要。

  第二,“三个代表”思想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论“三个代表”》第155页)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改革开放,其目的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过程,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形成发达的生产力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

  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我们倡导的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就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江泽民同志还指出:“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取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同时,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三,“三个代表”思想科学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三个代表”思想强调,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

  要标志。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动力方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客观规律指向的历史结局,从总体上来说在其整个演化过程终结之前是不可能提前出现的,任何客观规律都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作用的。”(《论“三个代表”》第58—59页)他分析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肯定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并认为社会主义的历史还是短暂的,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现阶段我们要把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起来,在实现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最低纲领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最高纲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具体演进中产生的一些繁荣现象,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他提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论“三个代表”》第177页)但同时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避免以往比较肤浅、简单的认识,避免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他强调,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他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

  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一样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江泽民同志强调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并以“三个代表”思想加以科学概括,充分体现了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认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表明了只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科学的态度大胆地进行探索,才可以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完全认识的必然王国逐步到达自由王国。

篇四: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三个代表”——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时代给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重大课题。深化对这三大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的要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对这三大规律认识深化的标志,将“三个代表”理论付诸实践,中国的事会办得更好。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些我们过去认为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其实都是十分艰巨、十分繁杂、又十分重大的历史性课题。这些问题过去如果说是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没把它看成问题,那只能说明人们认识的层次尚受到某种局限。如今我们党提出这个问题,是我们党对这些重大规律在认识层次上迈出了一大步,提出“三个代表”重大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这些重大规律的认识又迈出了一大步。因为思想的东西不过是移人人的头脑并经过改造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任何时代性的课题只有在相应的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提出和得到解决。就如当年法国的欧文、莫尔、圣西门、傅立叶等人只能提出空想共产主义的理论,却不可能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只能喊出“天下多男子,皆兄弟

  之辈;天下多女子,皆姐妹之群”。却不可能喊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我们党在世纪之交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阶段提出的,是在我们党的队伍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正是这些理论的和现实的基础,催生了“三个代表”的理论。

  “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既要执政,就要有一个执政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就要研究执政的规律性,规律具有一种强制的力量,你脱离它,轻视它,就必然要受它的惩罚,离开了规律性,没有不碰钉子的。我们党一执掌政权,关于执政的规律便产生了,从而便对我们党提出了认识执政规律、探索执政规律、按规律办事的要求。在我们党半个多世纪的执政过程中,对执政规律是进行过积极的探索的。如在我们党执政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过全党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的要求,提出过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要求,提出过我们要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的要求。在与民主人士黄炎培的谈话中也提出了一个执政党如何避免覆亡的周期律的应对之策。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了加强和

  改善党的领导的要求。深刻思考着执政党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正是邓小平同志这些深沉的思考,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我国第三代领导人对邓小平政治交待的完满答卷。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我们党一直探索的历史性课题,到第三代领导人这里,得到了突破性的破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准确把握。它不仅提出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且提出了一个衡量党的标准问题,就是只有按“三个代表”去做,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党;只有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标准,才能算是合格的党。过去我们搞党的建设,主要是抓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这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按照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去搞,则是更为重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提供了一个标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最终标准是要达到“三个代表”,反映在“三个代表”之中。倘若离开了这个标准,就可能被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所困扰。在我们党内,不是曾出现过“两个凡是”的迷信吗,不是也奉行过“残酷打击、无情斗争”、搞什么“红色恐怖”的作风吗?倘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上述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有了“三个代表”这个重要思想,我们就有了识别正确与错误的标准,就会把人们的思想从‘左’的、僵化的、教条式的观念做法习惯

  中解放出来,从而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好。

  “三个代表”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个问题是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紧紧相联系的。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中国的现代化,关键在党。“三个代表”不仅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指针,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之前,没有人提出过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全囿于十九世纪中叶马恩对未来社会的猜想。那就是完全的公有制、消灭商品和货币、按劳分配、计划经济那一套。中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最早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他著名的”社会主义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强调与时俱进、强调先进性。搞社会主义不能落后,如同邓小平同志说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先进就不能封闭,不能固步自封,就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不仅仅是在物质财富的生产能力方面要先进,其他的方面如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方面也要先进,也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对于历史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某些尚处于落后位置的方面,我们要努力争取尽快赶上。“三个代表”强调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我们摘社会主义建设,要有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更

  先进更丰富的文化成果,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生产力是历史进步的杠杆,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又不仅仅是看生产力这唯一的指标。先进的文化、人的需求的满足,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因素。按“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比其他社会制度更快的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还要有先进的文化和人的本身更好的发展。正是依据“三个代表”的要求,我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更快发展生产力的目标;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设以满足人的发展的目标;提出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要求。可见“三个代表”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进一步说明,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这个关系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大课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三个代表”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要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不能不研究执政党的规律;要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不能不研究社会主义;要研究中国社会,不能不研究人类社会。党、执政党、中国执政党。人类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社会主义这些概念,在逻辑学上都是种属关系,在哲学上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外延上一般包含了特殊,在内涵上特殊比一般更丰富,即特殊包含了一般。要是认不清一般,是不能很好认识特殊的。认不清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不能很好地认识中国的发展规律的。人类

  社会总是不断发展、不断进化的。每一个有点历史唯物主义常识的人都会懂得顺应世界进步潮流的重要意义。但如何顺应,怎样做才算是顺应?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党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而提出的。在我们党执政的过程中、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曾有过种种模糊的观念和偏执的做法。如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我们并不是一以贯之的将其作为第一要务来看待的,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说任何时候都是以生产力为动力和以生产力为标志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方面,过去我们曾过多的强调其特殊性,忽视整个人类文化的广泛吸纳性和共容性。在个体与群体方面,过多强调群体的作用、群体的利益,忽视个体的利益、无视个体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对生产力规律及其所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依存性,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不同社会文明的广泛吸纳性和共存性,强调入的利益、权力和全面发展。并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人们的实践构筑了一种新的思维框架、思维的空间和朝向,提供一个评价问题、认识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基本方向和方法,会引领我们全党和整个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篇五: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

  【阶段特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

  (1)中共成立后,在“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它首先致力于领导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这些斗争虽取得一些胜利,但“二七”惨案却使共产党人认识到要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必须建立革命联盟,必须建立革命武装。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大革命失败。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转入低潮。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以夺取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的三大武装起义的受挫说明,在中国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是行不通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的革命历程中,大胆创新,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但王明等人,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仍坚持城市中心论,盲目暴动,冒险进攻,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长征,遵义会议从组织上和军事上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央开始走向成熟。

  (2)1931年“九·一八”事迹和1935年的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的政治路线。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3.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党在统一战线、军事斗争、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和党风建设各方面都走向成熟,显示了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这说明了老一辈革命家在探索中符合国情的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经过艰苦斗争,取得了抗战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

  (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阶级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共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粉碎了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采取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及时展开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胜利前夕,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经过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从此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49年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了追剿反动残余、改革土地、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这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同时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银元之战”和“粮棉之战”,调整发展工商业,发展工农业生产等措施。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2)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并举。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至此,用社会革命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终于完成。

  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三大改革完成后,中共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又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中共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成为这种探索的开始。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次系统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及解决方式。但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和我国实际生产力水平,也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左”倾错误开始恶性发展。到1966年,在恶化的国际形势刺激下,最终发展成“文化大革命”,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1978年,一些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实质是坚持实行“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倾错误。全国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此后,从国情出发,党和国家开始了以调整生产关系为中心环节,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并实行对外开放,取得辉煌成就。在理论上,党通过历次代表大会,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们党在经历了80年历程后,焕发出更加年轻的生命力。

  【专题结构】

  一、解决农民问题,建立统一战线

  旧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要战胜这样强大的敌人,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只靠工人阶级来取得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建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方面,统一战线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统一战线是中共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农民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因此,所谓统一战线问题,主要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1.解决农民问题,领导农民运动

  (1)大革命时期,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

  (2)大革命高潮时期,农民运动支持了北伐。只是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使农民运动受到压制,这也是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农民踊跃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重要组成部分。

  (4)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形势,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既减轻了地主的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又巩固了统一战线。

  (5)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钢》,开展土地改革使一亿多农民获得土地。

  (6)为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从1950—195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改,使三亿多农民获得土地,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7)1953—1956年,党引导农民实行生产合作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统一战线

  历次统一战线概况表

  名

  称

  时

  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

  革命统一1924年1月-1927年7月

  参加者

  国共两党和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中共的方针政策

  任

  务

  进行国民大革命,反帝反封建军阀

  ①见中共“三大”的决定;②直接领导工农运动;③合作进行北伐战争;④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战线

  1937年9月-1946年春

  ①见瓦窑堡会议;②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团结一切爱国力量,进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④在敌后坚持抗战,持久抗战;⑤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⑥根据地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又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两党和一切爱国抗日力量

  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

  反对美、蒋的反蒋反一切力量和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人民民主运动。美,解放民主党派、无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

  党派人士

  中共、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华侨、宗教界、各人民团体

  此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完成社会义过的总线总务

  向主渡路任人民民主统一路线

  过

  渡

  时

  期

  1957-

  1978年

  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定期召开各级政治协商会议,发扬人民民主。1957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文革”中,统一战线政策遭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政策,要调动一切积建设社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会主义

  爱国统一战线

  1978年——

  建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高色的举社会主义旗帜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会主主义旗帜。

  和统祖国

  有特社义一

  二、中共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军队建设)

  1.大革命期间,从黄埔学生到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许多中共党员成为革命武装力量的骨干。叶挺独立团发挥了北伐先锋的作用,为保证北伐胜利进军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党还没有独立掌握的军队,使党在国民党右派反叛时,难于进行有效的回击而遭受严重的损失。血的教训使党从中认识到建立独立武装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精辟地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光辉思想。

  2.“八一”南昌起义尽管打了国民党的旗号,但它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部队(工农革命军)经过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革命军队为红色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后来,由于党内“左”倾军事冒险路线的错误,造成红军军事上的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毛泽东对党和军队的领导权。

  3.“八·一三”事变后,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

  第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八路军和新四军广泛开辟抗日根据地,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4.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组成了人民解放军。经历了防御、反攻、战略大决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粉碎美国拼凑的“联合国”军,国内消灭了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民军队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后盾。

  三、关于党的建设

  1.理论建设

  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实践中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从领导民主革命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光辉思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1)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党许多卓越领导人的宝贵思想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贡献,而毛泽东的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开始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了丰富发展而达到成熟,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特别是建国后经济建设方面许多创造性的举措,如三大改造等,大大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思想体系。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列观点是它的主要内容,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前提条件,也是这一理论的一条主线。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②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

  ③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

  ④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

  ⑤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

  ⑥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

  ⑦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

  ⑧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

  ⑨关于用“一国两制”来实现国家统一的观点。

  ⑩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观点。

  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关系的观点。

  关于和平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

  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廊,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

  2.加强党风建设

  (1)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还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3)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官反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国家高级干部刘青山和张子善堕落成大贪污犯被处决。

  (4)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5)新时期的党风建设就是要发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就是要把反腐创廉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专题启示】

  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与斗争的实践表明:中国革命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而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现成模式;党的领导路线的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性选择。

  2.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经验也表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三大法宝。

  3.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任何政策的制订都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都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进程看,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封闭的,停止的,相反,真正的科学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断完善的,它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又必须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重难点提示】

  1.新民主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比较

  相同之处:(1)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给人民民主权利。

  (3)维护劳动者利益。

  不同之处: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纲领,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中没有这些内容。

  2.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1)1924—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

  (2)1927—1937年,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八七”会议上,中共确立了“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根据地,国共两党进入对峙时期。

  (3)30年代,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后,国共双方内战基本停止,“八·一三”事变以后,国共双方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4)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就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一次由合作走向对抗,中共领导人民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原因:第一是两党的根本性质,由于两党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利益,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第二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第三是国际环境和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

  3.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相同:(1)两次合作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第一次是为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第二次是为解决民族矛盾。

  (2)都是由中共首先倡导完成的,也是在国民党表达了合作态度后完成的。

  (3)共产国际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都对中国革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同:

  (1)名称不同:前者为革命统一战线,后者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背景不同:前文已述。

  (3)形式不同:前者乃党内合作,后者及党外合作,军队合作,保证军队、政权的相对独立。

  (4)我党处在不同的水平层次:前者幼稚,后者成熟。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参加的阶级、阶层更广泛。

  (6)前者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破裂,后者虽存在矛盾的斗争,但还是坚持到最后,完成了历史使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面临的三条道路及选择

  (1)建立买办的封建专制政权。北洋军阀也好,国民党新军阀也好,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严重脱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破坏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违抗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心愿。这就决定了整个反动统治不但不能长期地稳定地统治下去,而且最后必然被人民推翻。

  (2)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这个阶级的代表人物为实现他们的理想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由于国内国际条件的不允许,他们鼓吹多年的中间路线最后只有破产。

  (3)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三条道路、三种国家命运经过激烈斗争,只有第三条道路取得了最终胜利。因此,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5.中共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

  (1)1923年初,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在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倡建革命统一路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

  (2)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3)1927年三次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红军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

  (5)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场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60年党中央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

  (6)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邓小平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题前瞻】

  历年无不涉及本专题,各种题型都出现过。命题的重点主要是五四运动、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生产关系的调整等。复习中应重点注意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正确道路的选择、统一战线的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等。

  【高考解析】

  1.(1999年全国高考题)20世纪中国经历了3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分析

  本题内容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的划分以及对其主要特征的理解掌握、分析概括能力。20世纪在中国经历的3次历史性巨变时期,出现了3位伟大的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本题所指是第二次巨变,故可排除选项A,而在B、C、D选项中,也只有选项C才是第二次巨变的标志。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2.(1999年全国高考题)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考生应十分明确,改革的本质含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A选项正确。

  答案A3.(2000年全国高考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标》

  材料二

  自以为还有反对劳动人民的资本的社会力量,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党派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起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还多一种资本:他们的大部分直接参加着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在经济文化的种种部门需要着他们。

  ——195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经过12年的锻炼,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信任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如果还把他们看作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显然是不对的。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回答: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有何重大意义?

  分析

  从命题角度来看,本题是一个突破。本题构思精巧,角度灵活,立意新颖,通过有关材料对“建国以来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变化”这一问题进行考查,突出了知识和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从能力要求看,主要考查历史思维的灵活性和通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和解释来自课本外部社会领域中的有关知识和认识,必须把握国史阶段特征,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独立思维,才能答好此题。如果学生死记课本,不注意知识的迁移.此题容易丢分。

  答案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共正确认识到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经过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知识分子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1962年周恩来重新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1978年邓小平更加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这一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共制定知识分子政策的依据,对于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问题。知识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将极大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综合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有关中国共产党前3次全国代表大会,请回答有关l—3题:

  1.中共“一大”未能完成的任务是()

  A确定党的名称和革命纲领B.明确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性质

  C.选举产生党中央领导机构D.明确党的性质和最终奋斗目标

  2.中共“二大”能够明确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共得到共产国际的正确的指导B.中共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中国国情

  C.中国革命必须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D.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的问题

  3.中共‘三大”功绩巨大,但不足之处在于()

  A.没有提出武装夺取政权B.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C.放弃了同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D.没有提出建立革命根据地

  王明的“左”倾错误曾在党的历史上占据了相当长时间。请回答有关4-5题:

  4.以下事件发生于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已经占统治地位后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围剿”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D.土地革命总方针的提出

  5.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C.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自己的问题

  D.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九·-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方针。请回答有关6—9题:

  6.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它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它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它冲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7.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因为()

  A.先要统一国内才能抵抗外敌B.对付共产党比对付日军容易

  C.首先受到共产党势力的威胁D.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是其根本立场

  8.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的有()

  ①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

  ③“一二·九”运动

  ④国民政府开始实施“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⑤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

  A.①②③④⑤B.①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⑤

  9.瓦窑堡会议被看作是遵义会议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开始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B.促进了统一战线的形成

  C.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D.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有关1927-1937年中国历史的发展特点,请回答有关10-12题:

  10.土地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最基本的政治特征是()

  A.中国由内战向全民族抗战过渡B.国共政权的10年对峙

  C.国民党一党专政确立D.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1.下列关于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全国

  B.国共对峙是最基本的阶段特征

  C.“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出现由内战向全民族抗战的发展趋势

  1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较,其先进性表现在()

  ①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

  ②克服了流寇主义斗争缺陷

  ③以暴力方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④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回答13一15题:

  13.“一·二八”上海抗战与“八·一三”上海抗战的相同点是()

  A.都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抗战B.使日军遭到重大伤亡

  C.都因战败与日本签订屈辱协定D.都打乱了日军全面侵华部署

  14.1940年下半年至1942年,日军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同时发动进攻,日本的战略目标是()

  A.破坏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把中国做为太平洋战争的后方

  C.竭力摧毁重庆政权的抗战意志D.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增援南洋

  15.中国抗日战争与同期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相比较,其明显不同是()

  A.抗击侵略的时间最长B.以小抗大,以弱胜强

  C.出现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D.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在国内存在着一年多的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请回答有关16-17题:

  16.在这一阶段,我国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

  A.国共两党谈判、共商建国大计

  B.美、苏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C.国内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日益激烈

  D.国内力量对比有利于人民的解放斗争

  17.这一阶段,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国共两党军队按什么方法整编B.建立什么样的国家

  C.民主党派起什么作用D.解放区的地位如何确定

  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区,据此请回答有关18-19题:

  18.如图,1947年春天,国民党的重点进攻针对的区域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9.解放战争中歼灭国民党整编74师的是()

  A.华中野战军B.华东野战军C.晋冀鲁豫野战军D.西北野战军

  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开始为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准备。据此请回答20一21题:

  20.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陈云同志关于接管沈阳的经验,陈云还向中央建议各战略区都组织接管大城市的班子,以便依次执行接管任务。下列判断最恰当的是()

  A.这是按中共“七大”精神办事

  B.这是按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办事

  C.接管的经验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供借鉴

  D.这是三大战役胜利的结果

  2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

  A.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D.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土地政策。据此回答有关22-27题:

  22.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土地政策的原因是()

  A.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维护农民基本利益D.逐步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23.这些土地政策的实质是()

  A.改变土地私有制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改变分配方式D.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24.20世纪初30年代,中共在土地革命中建立起来的农村土地制度实际上是()

  A.初步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B.劳动农民的集体土地所有制

  C.苏维埃政权的土地所有制D.劳动农民的个人土地私有制

  25.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过不同的土地政策。以下各项,能够正确地反映不同时期土地政策共同点的是()

  A.消灭土地私有制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C.消灭封建剥削制度D.变革或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26.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实质是()

  A.使根据地渡过严重的经济困难B.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C.建立抗日战争的物质基础D.限制农村的封建剥削

  27.1947年中共决定以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政策代替减息的土地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农民渴望获得土地B.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巩固解放区政权的需要

  “文化大革命”是建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据此回答有关28-29题:

  28.“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这里的“左”倾是指()

  A.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判断错误B.经济建设指导方针错误

  C.建国后形成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D.毛泽东个人专断的领导作风

  29.导致大跃进、人民公社与“文化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缺乏革命和建设的经验B.党内“左”倾思想的发展

  C.一些阴谋家野心家的挑动D.盲目照搬苏联经验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在建国后被保留了下来。请回答有关30-33题: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并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开始于()

  A.1949年秋B.1954年秋C.1956年底D.1978年底

  3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内容有所变化,其主要依据是中国()

  ①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②革命力量的强弱

  ③社会性质的变化

  ④革命对象变化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突出特点是()

  A.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性B.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

  C.以多党合作为基本形式D.各民主党派的广泛参加

  33.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主要依据是()

  A.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B.中共与民主党派密切合作的历史

  C.充分发挥了民主监督和高度民主的思想D.民主党派的两重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原则,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区的历史时代。请回答有关34-35题:

  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指()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C.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进行民主改革

  D.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5.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确切含义是()

  A.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

  B.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政策

  D.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二、材料解析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共产党“一大”的方针政策与“三大”有所不同。如“一大”通过的中共第一个纲领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统治。……直到阶级斗争结束为止,……消灭资本所有制,没收和征用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工具。……而“三大”通过的决议则指出:“此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军阀,不是资产阶级。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是听命于资本主义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财政交通工业几乎完全操于国际帝国主义之手;中国资产阶级所占者仅仅日用品之极少部分,帝国主义利用其在华政治势力,妨碍中国工业之自由发展,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以产业落后的缘故,中国劳动阶级(即工人阶级)还在极幼时代,多数劳动群众意识,还停滞在宗法社会(即封建社会),非政治的倾向非常之重,只有少数产业工人已感觉国民革命之必要,真能了解共产主义及共产党组织的更是少数,因此工人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因此,……中国共产党领与国民党合作。……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

  结合材料回答:“一大”与“三大”的文件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有什么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思想认识根源是什么?这种方针政策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37.阅读下列根据有关中国现代史资料编制的表格:

  表一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份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公有制经济

  私有经济

  经济成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1.5%0.7%6.9%71.8%1956年

  32.2%53.4%7.3%07.1%

  表二1978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份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份

  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私有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城乡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

  1978年

  1992年

  80.8%19.2%0051.4%35.0%7.8%5.8%

  回答:

  依据上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三、问答题

  38.中共正确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策略方针上有何不同?结合这两次事变发生的不同历史背景,说明运用上述策略方针的重要性,并指出所说明的问题。

  39.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制定了两条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条路线分别是什么?

  (2)简述两条路线制定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3)从中要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B3.B4.B5.C6.C7.D8.D9.A10.B11.C12.B13.B14.B15.A16.C17.B18.C19.B20.C21.C22.B23.D24.D25.D26.D27.C28.A29.B

  30.B31.C32.A33.A34.A35.A二、材料解析题

  36.答题要点:(1)不同:中共“一大”强调革命的对象是资本家阶级,并且单纯地强调工人的斗争。而“三大’测认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认识到不能单纯依靠工人运动,要联合更广泛的革命力量。

  (2)思想认识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又回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统治局面,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严酷的现实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危害中国社会的主要反动势力;资产阶级不是掌握统治权力的反动阶级;“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弱小,觉悟程度不够。

  (3)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斗争实践中逐渐认清了中国国情,逐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37.答题要点: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变化:

  ①从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私有经济占优势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并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②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私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三、问答题

  38.答题要点:策略方针:①对西安事变,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②针对皖南事变则提出坚决回击的方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性:①日本不断扩大侵略,损害了英、美和蒋介石的利益,蒋介石集团有转向抗日的可能。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共的迫切任务。③张、杨发动西安事变也是为逼蒋抗日。④事变发生后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妄图置蒋于死地、夺取统治权、扩大内战,有利于日本的侵略。

  坚决回击皖南事变的重要性:①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诱降,国民党政策重心由抗日转向反共,但日本灭亡中国的政策没有改变,因而蒋介石集团虽想投降,又不能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②国际上,无论苏联或英、美都不希望国共合作破裂,都向蒋介石施加压力。③在这种情况下,中共采取坚决回击的方针,既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气焰,又有利于维护国共合作,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说明的问题:①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③中共走向了成熟,能够灵活运用马列主义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中的突发事件。

  39.答题要点:(l)两条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2)第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背景:1953年,中国人民经过3年努力,完成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与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巩固了人民政权。同时,还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的基础。

篇六: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三个代表”与“三大规律”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的要求。“三个代表”思想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新成果。它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意义重大。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尊重规律、认识规律的问题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就是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总结国内外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站在时代前列提出的。“三大规律”是处于不同层面的,其中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属于特殊规律,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则属于普遍规律和一般规律。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有利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够有力地促进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而“三个代表”思想则以一种创新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对“三大规律”进行了科学阐述,使党在现阶段对

  “三大规律”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一,“三个代表”思想深刻总结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建立之始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仍然肩负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重任。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候,我们党能够继续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就是由于我们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关于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只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关于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

  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无产阶级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性的大问题。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对于完成党肩负的历史重任,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各种风浪的考验,至关重要。

  第二,“三个代表”思想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论“三个代表”》第155页)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改革开放,其目的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过程,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形成发达的生产力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

  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我们倡导的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就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江泽民同志还指出:“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取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同时,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三,“三个代表”思想科学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三个代表”思想强调,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

  要标志。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动力方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客观规律指向的历史结局,从总体上来说在其整个演化过程终结之前是不可能提前出现的,任何客观规律都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作用的。”(《论“三个代表”》第58—59页)他分析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肯定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并认为社会主义的历史还是短暂的,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现阶段我们要把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起来,在实现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最低纲领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最高纲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具体演进中产生的一些繁荣现象,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他提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论“三个代表”》第177页)但同时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避免以往比较肤浅、简单的认识,避免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他强调,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他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

  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一样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江泽民同志强调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并以“三个代表”思想加以科学概括,充分体现了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认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表明了只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科学的态度大胆地进行探索,才可以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完全认识的必然王国逐步到达自由王国。

篇七: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一、理论创新的内涵界定

  第一种观点认为:理论创新就是认识世界,就是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形成理论形态的认识成果,即新的思想、观点、原理。i

  第二种观点认为: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是理论创新,对过去的观点、理论有所改进,增加了什么或减少了什么,也是理论创新。新的“理论”应该是真实的理论,即真理性的理论,而不是主观随意的虚假之词。理论创新并不是为新而新,新就是一切。ii

  第三种观点从理论创新的客观根据、客观内容、客观标准的角度,界定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有二:一是理论确实反映了人类历史时代的变化和中国社会历史时代的变化;二是理论确实回答了时代变化提出的新课题;二是理论的这种反映和回答确实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iii

  也有论者提出:“理论创新就是要在解决实践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提出正确的新观点、新论断、新理论”。iv

  理论创新是客观辩证法发展的必然,理论创新的灵魂在于体现时代性,创新的动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创新的本质在于它的开拓性,创新的关键在于把握规律性。

  二、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程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

  的形式上的反映”v。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这一历程基本上是沿着“回答什么问题,怎样回答问题”这一理论范式展开的。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理论探索

  20世纪初期,中国处在一个社会冲突激烈、矛盾变动急剧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领导中国革命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起来的。急剧变动的时代必然呼唤新的时代,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在这样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背景下,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无产阶级如何领导革命,如何夺取政权,中国走向何处去的问题。

  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一场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为挽救祖国危亡而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目光由西方转向东方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进步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选择马克思主义为行动纲领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在党初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无产阶级究竟应该如何领导革命,如何夺取政权,中国走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并不是完全清晰的,在摸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曲折与反复。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寻求新的革命道路。1927年8月起,仿效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二大起义。由于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二大起义均以失败而告

  终。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秋收起义为代表,首先放弃进军长沙的原定计划,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最初探索。毛泽东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vi,并且提出了富有哲理的两句话,一个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个是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在经历了一大前后的艰难起步后,从二大到八大这长达34年的历史中,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渐趋全面、深刻,革命斗争的日益广泛、深入进行,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取得突破,结出丰硕的果实。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断,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十中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vii。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有了旗帜鲜明的标志性方向。以党的七大为标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飞跃,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以及革命的动力、领导权的问题,并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做足了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和组织准备,带领中国共产党把新民主主义革命顺利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20世纪50-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社会主义是作为一种理想制度被介绍到中国的,但是究竟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仅一般人不清楚,就是以它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也“不甚了了”,毛泽东也不例外。建国前夕,他指出:“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viii。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起点。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过程中,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国内,经历了百年战乱,基础十分薄弱,百废待兴;国际上,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反华势力的叫嚣,如何搞建设成为了摆在新中国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是一项需要我们去开创的崭新的事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以苏联为借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二大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并制定了党在经济、政治、组织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取得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成果。随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各方面,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后的问题》重要讲话,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

  矛盾的学说,取得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不仅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架基础,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邓小平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ix。此后,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逐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在这场伟大变革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总

  结历史的和现实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78年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命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从而基本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体现了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

  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随着实践的深入,新时期一些新的矛盾暴露出来了,仍然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实现新飞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证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如何使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迎接21世纪的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面对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x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继承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从事关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高度,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总结,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历史课题,这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巩固立党根本、坚实执政基础、扩大力量源泉的必由之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政治宣言和执政兴国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新的理论成果。

  (3)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提出,回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视野,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程,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事业驶入了21世纪。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从普遍意义上讲,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特征,无论对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来说,还是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中国来说,发展都显得十分急迫而重要。中国共产党和世界上其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发展问题对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新的世纪,新的世情、国情下,中国共产党能否继续引领中国走向新的辉煌成为对党的一种考验。因而,时代要求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作出回答。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xi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同时,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涉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演进历程,体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渡和发展,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渐进与飞跃交替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萌生初始思想到明晰科学概念,由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到认识升华形成理论形态,由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到领导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它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胜利,从不成熟到成熟,以及再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艰辛探索的历史过程。

  三、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实质

  理论创新就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系。中国共产党从成

  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因此,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就是研究实践中产生的新情况,解决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总结实践中产生的新经验,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反映这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两大理论创新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开拓创新,它们就是各自所在特定历史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更为复杂的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

  同理论基础。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还是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以及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等,都是党自觉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表现。

  i

  常柏.把握理论创新实质推进理论创新实践

  [J].长白学刊,2002,(6).ii

  黄楠森.理论创新与创新理论[EB/OL].http://www.zbshgd.com/20031/llcs.htm.iii

  郭长春.理论创新与理论工作者的责任[J].中国高教研究,2003,(2).iv

  张先贤.遵循规律,努力推进理论创新[J].探求,2003,(1).v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

  43页.vi

  《毛泽东选集》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

  109-118页.vii

  《毛泽东选集》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

  534页.viii

  《毛泽东选集》第

  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

  1481页.ix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x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第

  13、14页.xi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第

  13、17页.

  11

篇八: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追寻“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凡是伟大的民族,都有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和不懈求索。

  一、追梦的历史进程

  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经历着第二个一百年。在这第二个一百年,我们经历过近30年的建设、探索与曲折,又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探索、努力。

  (一)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共和国成立和国民经济恢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始了新的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由于“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的长期压榨和剥削,也由于连续12年的战争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因此,摆在人民面前的最主要的任务是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党和政府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到1952年底,党和政府终于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我国从1953年起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其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执行。

  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着重培养技术人才,发展交通运输业。到1956年下半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基本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

  1、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由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任务的完成,共和国从1957年起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7年2月,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从而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新理论。为全面深入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展开门整风运动。但在整风中,中国共产党又开展了反右派斗争,造成了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制定了以“多快好省”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受到了全党和人民的支持。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造成严重后果。加上人民无力抵抗的自然灾害,从1959年冬起,共和国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1961年,党在八届九中全会上制定“八字方针”,开始纠正“左”倾错误。但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纠正,重新强调阶级斗争,使共和国的发展遭到严重挫折。

  2、文化大革命-共和国发展严重曲折的十年

  1966年5月至1967年10月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阶段。

  1966年,在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之

  际,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由于指导思想的“左”的错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破坏,以及我国政治体制的束缚,“文化大革命”是共和国陷入了一场延续年之久的内乱。在这10年中,共和国遭受了严重灾难: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动荡起伏,人民生活蒙受了各种苦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遭遇重大挫折。1976年10月,持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终于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而胜利告终。在这10年间,共和国克服重重困难,在外交及科技领域取得了新的伟大成绩。

  (三)新时期——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共和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这次会议标志着共和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辟,这一切对共和国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随后,党中央不断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对外开放,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同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这一科学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接受了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表明共和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又一次深刻转变,共和国的面貌又“翻了一番”。

  2001年12月11日,中国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终于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其成员国。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1世纪是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的一个新世纪,在胡锦涛主席的带领下,我们战胜“非典”,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办29届奥运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3年,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中国梦”伟大实践的历史经验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得比较好时,革命就比较顺利、建设就比较成功;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得不好时,革命就失败,建设就受挫。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对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不断的成功解决前进路上面临的艰难险阻,不断实现着中国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的进程中,坚持党的领导是关键。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我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能人志士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但都先后以失败告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伟大胜利。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一条正确的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我们党走的正是一条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

  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坚持党的领导是关键。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建立起适合中国特点、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充满生机活力、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四)个人与社会相结合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主体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依靠最广大人民才能实现,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最广大人民的梦,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和目标稳步前进。

  (五)坚持改革与创新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实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向”也没有出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若不顾客观条件变化和人类历史的发展,固守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僵化体制,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向死胡同,葬送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事业。相反,如果借改革之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全面走向资本主义,也难以找到出路。这是中国改革的首要经验。因此,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清除思想障碍。同时,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做好打持久战和攻坚战的思想准备,循序渐进,稳中求进。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稳定。

  总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道路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中国梦驶进时代发展的快车道。

篇九: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

  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出版之际

  时间:2011年01月16日

  09时00分

  来源:《求是》

  作者:欧阳淞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二卷)正式出版了。这是党的历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是党史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这部党史基本著作,以大量历史资料为依据,吸收近30年来党史学界重要研究成果,全面记载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历史。这29年党的历史,是90年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对待这段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其重要意义不可小视。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9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党史》二卷始终坚持这一主题和主线,强调这29年历史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是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取得重要思想成果的历史,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经受各种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准确揭示了29年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一、《党史》二卷的基本脉络和逻辑结构

  《党史》二卷全面记载的这29年历史,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历史的继续和发展,是开创社会主义新纪元并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它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揭示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遵循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依据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党史》二卷把新中国成立后的29年党的历史划分为4个时期,即: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按照这样的划分,全书分为4编。

  第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年10月—1956年9月)”。本编主要围绕党领导人民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转变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个转变的进程来展开。用事实说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编“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9月—1966年5月)”。本编强调,面对全新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的探索过程。所述内容围绕“全面建设”、“艰辛探索”、“曲折发展”三个基本特征,浓墨重彩地再现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壮阔场面,真实记载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曲折,说明尽管在探索中发生了失误和曲折,但成就仍然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第三编“‘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66年5月—1976年10月)”。本编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的一个特殊时期。用事实说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着重说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全党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历史再一次表明,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

  第四编“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1976年10月—1978年12月)”。本编记载的这段历史既保留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某些特点,又孕育了后一个历史阶段的一些新要素。按照这样的基本认识,用历史事实说明徘徊中前进局面的出现,以及继续前进的趋势。这样把握,为《党史》二卷记述的这29年历史展现出一个充满希望和光明的前景。

  全书结束语的标题是“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及基本经验”。“伟大成就”反映的是党领导人民在这29年中的不懈奋斗是怎样深刻地改变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面貌,“基本经验”反映的是为何改变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面貌以及期间发生严重曲折的缘由。告诉人们正是因为我们党全面正确地总结了这段历史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才成功地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二、《党史》二卷对新中国成立后29年党的历史的基本把握

  《党史》二卷把29年党的历史放在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充分展现这29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发展的29年,是深刻影响新中国历史发展的29年。纵观这29年的历史,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是《党史》二卷认识和把握这29年党的历史的最基本的结论。

  (一)坚持实事求是记载这29年党的历史,充分肯定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仅贯穿和体现在《党史》二卷对大量史实的叙述中,而且集中体现在结束语关于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9个方面伟大成就、10个方面基本经验的概括中。“伟大成就”是对29年历史主流和本质的集中概括,“基本经验”则是对主流和本质的认识升华。

  《党史》二卷对29年党的历史取得的成就的表述,主要围绕6个方面展开。

  第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中国的成立,实现和巩固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国家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全国各民族、各阶层的大团结。加强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泛统一战线。

  第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此后,党领导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尽管经历曲折,但仍取得重要的实践成果和认识成果,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规模经济建设,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趋向合理的工业生产体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改善,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两弹一星”等科研成果集中展现了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所有这些,为后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等方面的人才,积累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第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得到确立,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在社会主义新思想、新文化的引导下,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得到荡涤,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健康文明的新道德逐步形成。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和体育活动,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卫生状况。

  第五,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新中国结束了旧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防力量与广阔领土极不相称的状况。人民解放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壮大和提高,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和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支持和援助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坚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赞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六,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巩固,党的组织日益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前夕,党明确提出“两个务必”。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执政的考验,党大力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反复强调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党的八大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对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广大共产党员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二)坚持实事求是记载这29年党的历史,正确看待党在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失误和曲折

  在这29年党的历史中,党经历过失误和曲折,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正确看待失误和曲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这29年党的历史放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去分析,放在90年党的历史中去把握,防止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这对于正确看待党走过的这段弯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党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但后来发生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设速度问题上急躁冒进、在所有制问题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等失误,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党史》二卷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党经历的这些失误和曲折,客观分析了出现失误和曲折的原因,认真总结了其中的深刻教训。通过阅读《党史》二卷,可以得出如下基本认识。

  第一,错误与成就相比,成就是主要的。党在这29年的探索尽管经历失误和曲折,但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是巨大的。1952年至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2%。国内生产总值,按照不变价格计算,1952年为679亿元,1976年增加到2943.7亿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农民从1952年的62元增加到1976年的125元,城市居民同期从148元增加到340元。这些指标在今天看来并不算高,但可以说明,在29年中,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即使是在“文化

  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进展,党没有被摧毁而且还能维持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当然,这一切决不是“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毫无疑问,如果不发生“左”倾错误,党和国家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第二,发生失误和曲折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密切相关。在这29年中,党是在异常复杂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存在很大差距;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遏制,受到“和平演变”的威胁;中苏关系恶化直至破裂后,苏联也对中国施加了巨大压力。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又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党在全国执政的时间不长,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经验。这种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党对形势作出准确判断的难度,增加了党确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和各项方针政策的难度,也增加了党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难度。

  要探索一条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力图实现好这种结合,以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并为此作出积极努力。但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全新的实践,由于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由于国内建设任务的艰巨繁重,由于缺乏经验而又要推进事业发展,使党的探索进程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发生了曲折。党在正确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同时,也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出现偏差,把战争威胁和对中国不利的一面估计得过于严重;在对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有基本认识的同时,也对所处历史方位缺乏准确的判断,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导致脱离实际、违背规律、超越阶段的问题不时出现;在注意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新鲜经验的同时,也习惯于在工作中沿用过去进行大规模疾风暴雨式群众性斗争的方法和经验;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也发生过误解和教条化的问题;在注意扩大党和国家民主生活的同时,也有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民主没有制度化、法律化的问题。

  回顾总结这29年党的历史,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经历了失误和曲折。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归根到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第三,党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失误的。在这29年中,在探索出现失误甚至严重错误时,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改变,党依然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党能够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发现错误、纠正错误,通过总结教训,使错误成为正确的先导。这29年中党纠正错误的历史证明,我们党是一个对人民、对民族负责任的党,是一个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党,是一个能够在失误和曲折中

  奋起、不断开辟正确发展道路的党。党历经磨难依然具有带领人民共度难关的巨大凝聚力,依然能够在人民群众支持下把事业推向前进,从根本上说,就是党不断克服自己错误的政治勇气和宽广胸怀,进一步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第四,党是注重从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开辟未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并不是因为它从来不犯错误,而是因为它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深入剖析产生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正确总结教训,有决心有能力防止重犯过去的错误。党认为,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而且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错误。党在长期奋斗中也认识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是党必须采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过去采取这个立场,曾使我们的事业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今后继续采取这个立场,必将引导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32年包括这29年的历史作出全面总结,实事求是地指出29年中“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性质,科学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深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待错误的诚恳的、郑重的、负责任的态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实现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开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党全面、深刻地总结和汲取了这29年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是从这段历史中得出结论: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从而义无反顾地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观点看,党的错误和挫折终究只是一时的现象,而党和人民由此得到的锻炼,党经过长期斗争形成的骨干队伍的更加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更加显著,要求祖国兴盛起来的党心、军心、民心的更加奋发,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长远起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三、《党史》二卷记载的29年党的历史的基本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29年党的奋斗历程已载入史册。今天,历史已经跨过21世纪的前10年。放眼神州大地,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学习《党史》二卷,回顾这段历史,依然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和宝贵的教益,从中获得不断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一)必须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在这29年中,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党未能坚定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一定时期内发生超越阶段、违背规律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失误,延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国情出发,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加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二)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在这29年中,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后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通过改革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必须扩大人民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这29年中,党领导人民努力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型国家政权,也曾就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作出过努力。但在探索发生失误和曲折期间,民主法制建设受到干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遭到空前破坏。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四)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这29年中,党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促进社会稳定的可贵思想及政策。但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发展,国内政治关系趋于紧张,“文化大革命”更是造成剧烈的社会动荡。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五)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在这29年中,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努力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和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许多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但是期间几度泛滥的“左”

  倾错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摧残是严重的,也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六)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这29年中,党为大力加强在全国执政条件下的自身建设作出过努力,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左”倾错误的发展使党的建设受到冲击。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新中国成立后的这29年中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已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丰碑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这段历史,我们永远铭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倍加珍惜那一代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财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这29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必将续写辉煌。只要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长期坚持、不断发展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在《党史》二卷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使本书能够达到或接近这样的要求,但由于编写者的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当和不周的地方,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篇十: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不断探索执政党建设的科学规律

  ————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的体会

  (黄南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式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对在全国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的执政经验进行的又一次全面总结,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执政党建设的科学规律的努力和成果。回顾这一探索过程的线索,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意义。

  (一)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提出执政党要自觉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换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思考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的同时,已经开始明确地意识到: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走向现实的关键是执政党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通过体制和制度的改革,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提出新的执政方略。早在1980年2月,邓小平就鲜明地提出:“执政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在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30年后,邓小平在这里把执政党建设的问题突出地提出来,不是偶然的。邓小平思考的已经不是原来一般意义上的执政党党风建设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崭新课题,即中国共产党如何从一个“自在的”执政党实现角色的转换,真正成为一个“自为的”执政党的问题。1980年8月,正是基于这种新的思考,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中,深刻地总结了党在建设时期执政过程中的严重教训,进一步指出:“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很多。”在这里,邓小平实际上强调的就是“制度立党”、“依法治国”的思想。“制度立党”、“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对执政主体的基本角色要求和角色期待,是执政行为模式的规律性要求。在现代国家中,执政党执政的行为过程是党运作国家制度的行为过程。在以执政党为领导核心的政治架构下,党对国家有较强的政治优势。如果这种优势不是在制度框架内转化为执政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而是直接由执政党对国家制度起作用,那党的意志就可能直接决定国家意志,出现邓小平所指出的危险情况:制度和法律因党的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党在全面控制国家的同时,也全面替代了国家的职能,并因此走向高度集中的某种专权状态。历史的教训表明:这也恰恰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不自觉角色的一种体现,按照革命党的习惯方式行为的反映。因此,邓小平的这篇重要讲话,可以看作是代表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意识到要从一个“自在的”执政党,真正转变成为一个“自为的”执政党的重要标志,要自觉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换。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逐步明确要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扩大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认识,更加自觉地进行了这方面的深入思考,更为明确地

  提出了我们党要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的重大历史命题。早在1989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有关部门举办的党建理论研究班上就提出:“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我们在强调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也要认真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这里,已经非常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成为一个自觉的执政党,必须自觉把握的重大问题:工人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取得政权之后,党的领导要进一步体现在引导国家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成效上;体现在对政权的掌握和国家的妥善治理上;在党的行为方式上,要善于运用国家机器,依法实施对敌专政,努力协调社会矛盾。所以,全党都要树立起执政党的自觉角色意识。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党要率领人民为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也是党逐步明确要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的行动纲领。

  (三)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明确要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

  在党的十五大上,中国共产党庄严宣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五大,是中国共产党要自觉地努力成为一个“自为的”执政党,实现角色转换的新的里程碑。

  十五大以来,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沉着应对国际国内一系列的新变化和新挑战,继续围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努力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自觉认识。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中深刻指出:“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肩负着重大的领导责任,要把我们这样一个十二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领导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的各项工作能否做好,我们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我们的事业最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自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中国共产党依据这样的理性认识,在实践中积累了新的经验,砥柱中流、岿然不动,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深入思考和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从“七一讲话”到“五三一讲话”,再到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思考和回答党要探索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执政党建设的规律的问题上越来越自觉,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

  (四)进入新世纪后进一步明确要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执政宣言。十六大报告宣示了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成为一个自觉的执政党的新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建树。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十六大报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一个新的高度。

  2004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来,第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专门对执政党的能力建设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作出了决定。

  《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明确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建设的新方略,《决定》还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显示了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明确要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理念。

  (五)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探索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根本之道

  中共十七大以来,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探索,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引领全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提出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其要义是顺应历史潮流、尊重政治规律、把握政党逻辑、创新执政理念,探索一条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者有机统一的执政党建设之路;科学分析和界定党与国家、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与界限,科学分析和界定执政党的政治和社会功能。这里,特别要避免一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就习惯性地想回到过去革命党思维定势影响下形成的“全能政治”的思路,要党重新大包大揽,无限扩大执政党的功能,使党无所不能、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所不包,这实际上是根本违背了政党的执政规律。在执政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情况下,执政党的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建设方略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此又进一步提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新要求,这不是偶然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规律把握的进一步成熟和自觉。在现代中国,政治上的进步尽管有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就是从专制向民主、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这是政治文明演进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把民主和法治贯彻到自身建设的过程当中。民主执政、民主决策和依法执政、依法决策,对于执政党来说就是最科学的制度、最科学的方法,因此也构成了最科学的理论。

  为此,作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转变执政理念、体制和方式,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决策方式。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强执政党的民主建设,以民主化推进探索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这就要求党把“为人民执政”与“靠人民执政”统一起

  来,正确处理民本与民主、民享与民治、为民作主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推进以现代民主政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执政党的现代化转型。同时,现阶段执政党转型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统筹兼顾民主与权威、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效率等,不断提高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中国共产党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战略愿景,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两个“生命”,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涵和精神实质;而“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战略思想,则揭示了这两个“生命”的内在逻辑关系。从理论上说,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内容,但两者的发展应当有一个逻辑顺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赖以发展的前提,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关键。党内民主的不断推进,必将带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等改革思路,都涉及到了执政党民主建设的实质性内容。

  总之,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加强执政党的民主建设,实现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以往人们通常把民主政治建设看作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国家建设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实际上,民主政治也应当成为新时期执政党的建设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辨明和处理执政的建设和全社会的政治文明、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内在的主题,也是进一步探索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根本之道。

篇十一: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篇十二: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的经验和启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2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局面。这些成就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我们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回顾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大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实现历史性进步的90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90年。这90年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近代,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日益深重,救亡图存、发奋图强的呼声不断高涨。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最终都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921年,中国共产党顺时而生。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与此同时,“十月社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

  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同时,党领导人民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至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但是由于我们经验不多,又受到苏联的影响,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一些失误,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造成了重大损失。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三)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

  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四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3、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4、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现在,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二、认真总结辉煌成就,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建国62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重大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中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模式”展示出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转变

  (二)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四)国民经济上大台阶,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五)社会事业大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六)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了从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的转变

  三、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向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二)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被窒息的活力进一步迸发,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2、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社会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的,关键是如何着力解决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奋发进取,砥砺勇气,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新世纪刚刚掀开扉页,中国共产党就迎来90岁生日。回首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雨历程,回首中国社会90年的沧桑巨变。历史和现实总是反复证明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饮水思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不断走向成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呢?

  在大力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今天,我们抚今追昔,就不难发现,根源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能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可以这样说,过去的90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90年,是风雨洗礼、成就辉煌的90年,也是我们党积极探索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90年。从这个意义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现实的重要指针,更是历史的重要结论。

  一、过去90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90年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形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当旧的生产关系制约着新生产力发展步伐的时候,就必定有一种力量,去打破旧的桎梏,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种力量。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她的诞生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政治基础。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国终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且很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成功地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初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了基础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果断地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一切工作的标准,为此,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现实,突出发展经济;为此,我们推行了改革开放的国策,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其实质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外开放也是一种改革,其实质是吸引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目的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我们突破了传统的错误认识,要求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成为我国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为此,我们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立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如今,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致力于推进深化各项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为广阔的通道。

  90年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无愧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忠实代表。它是自觉地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争取代表而且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才能书写这90年的光辉历史。

  二、过去90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90年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健康向上、积极推进社会前进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不仅是优秀文化遗产的集大成者,而且也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五四”运动时期,以马列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产物,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脱胎于这样一种新文化,所以她诞生之初,就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使无产阶级的先进文化在国内取得主导地位,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社会风气,毛泽东同志在文化领域还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社会主义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过去90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90年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才能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早在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郑重宣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邓小平也说:“中国共产党的含意或任务……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四、历史的启示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综观中国共产党年的历史,正是坚持不懈地实践着“三个代表”的历史,尽管在“三个代表”的实践上,我们党走过弯路,例如史无前例的十年“文革”时期,我们党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极“左”路线占据了主导地位,给人民利益带来极大损失,付出过沉重代价,但不能因此否定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的形象,失误本身不是“三个代表”的错误,恰恰是违背了“三个代表”的错误。过去90年,由于我们能够成为“三个代表”,我们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赢得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展望未来,我们党只有不断成为“三个代表”才能取得更大胜利。

篇十三: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摘录)

  刘先春

  改革开放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最大贡献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不仅在实践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而且在理论上不断开拓着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境界。

  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始的。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之后,邓小平理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特别是在南巡讲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质的规定性,一方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明确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硬道理”;另一方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具有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更高的生产力水平的内在要求,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在探索和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两个文明一起抓等一系列重要思想。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解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和条件问题。他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不仅要对外开放,而且要对内开放;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把改革开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和基本途径,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等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继续进行探索,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到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到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展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则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矛盾,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论,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迈进,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层次揭示。

  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执政以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如何认识、把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生死攸关、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党”,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指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从而对执政党的建设规律作了深入的思考。

  江泽民同志提出,必须坚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们的拥护,是因为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把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执政兴国的重大使命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科学发展观认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为人民共享。这正是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共产党执政规律上的反映。赋予了党的执政理念以鲜明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更好地领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思路。

  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相统一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本质,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并提出“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强调,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国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

  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准确把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提出社会进步包括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两个方面,而这两者是一种互为前提、互为促进的关系,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开拓。

  科学发展观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科学发展观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引向深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融为一体的政治智慧。科学发展要求中国的现代化必须选择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建设“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选择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把尊重自然规律与尊重社会规律统一起来,对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新探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道路作了新思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作了新回答。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整体上不断深化和丰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不对之出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

篇十四: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二卷)正式出版了。这是党的历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是党史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这部党史基本著作,以大量历史资料为依据,吸收近30年来党史学界重要研究成果,全面记载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历史。这29年党的历史,是90年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对待这段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其重要意义不可小视。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9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党史》二卷始终坚持这一主题和主线,强调这29年历史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是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取得重要思想成果的历史,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经受各种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准确揭示了29年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一、《党史》二卷的基本脉络和逻辑结构

  《党史》二卷全面记载的这29年历史,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历史的继续和发展,是开创社会主义新纪元并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它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揭示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遵循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依据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党史》二卷把新中国成立后的29年党的历史划分为4个时期,即: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按照这样的划分,全书分为4编。

  第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年10月—1956年9月)”。本编主要围绕党领导人民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的转变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个转变的进程来展开。用事实说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编“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9月—1966年5月)”。本编强调,面对全新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的探索过程。所述内容围绕“全面建设”、“艰辛探索”、“曲折发展”三个基本特征,浓墨重彩地再现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壮阔场面,真实记载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曲折,说明尽管在探索中发生了失误和曲折,但成就仍然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第三编“‘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66年5月—1976年10月)”。本编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的一个特殊时期。用事实说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着重说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全党和广大

  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历史再一次表明,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

  第四编“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1976年10月—1978年12月)”。本编记载的这段历史既保留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某些特点,又孕育了后一个历史阶段的一些新要素。按照这样的基本认识,用历史事实说明徘徊中前进局面的出现,以及继续前进的趋势。这样把握,为《党史》二卷记述的这29年历史展现出一个充满希望和光明的前景。

  全书结束语的标题是“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及基本经验”。“伟大成就”反映的是党领导人民在这29年中的不懈奋斗是怎样深刻地改变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面貌,“基本经验”反映的是为何改变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面貌以及期间发生严重曲折的缘由。告诉人们正是因为我们党全面正确地总结了这段历史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才成功地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二、《党史》二卷对新中国成立后29年党的历史的基本把握

  《党史》二卷把29年党的历史放在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充分展现这29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发展的29年,是深刻影响新中国历史发展的29年。纵观这29年的历史,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是《党史》二卷认识和把握这29年党的历史的最基本的结论。

  (一)坚持实事求是记载这29年党的历史,充分肯定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仅贯穿和体现在《党史》二卷对大量史实的叙述中,而且集中体现在结束语关于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9个方面伟大成就、10个方面基本经验的概括中。“伟大成就”是对29年历史主流和本质的集中概括,“基本经验”则是对主流和本质的认识升华。

  《党史》二卷对29年党的历史取得的成就的表述,主要围绕6个方面展开。

  第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中国的成立,实现和巩固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国家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全国各民族、各阶层的大团结。加强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泛统一战线。

  第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此后,党领导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尽管

  经历曲折,但仍取得重要的实践成果和认识成果,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规模经济建设,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趋向合理的工业生产体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改善,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两弹一星”等科研成果集中展现了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所有这些,为后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等方面的人才,积累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第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得到确立,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在社会主义新思想、新文化的引导下,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得到荡涤,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健康文明的新道德逐步形成。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和体育活动,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卫生状况。

  第五,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新中国结束了旧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防力量与广阔领土极不相称的状况。人民解放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壮大和提高,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和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支持和援助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坚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赞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六,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巩固,党的组织日益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前夕,党明确提出“两个务必”。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执政的考验,党大力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反复强调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党的八大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对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广大共产党员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二)坚持实事求是记载这29年党的历史,正确看待党在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失误和曲折

  在这29年党的历史中,党经历过失误和曲折,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正确看待失误和曲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这29年党的历史放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去分析,放在90年党的历史中去把握,防止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这对于正确看待党走过的这段弯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党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但后来发生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设速度问题上急躁冒进、在所有制问题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等失误,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党史》二卷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党经历的这些失误和曲折,客观分析了出现失误和曲折的原因,认真总结了其中的深刻教训。通过阅读《党史》二卷,可以得出如下基本认识。

  第一,错误与成就相比,成就是主要的。党在这29年的探索尽管经历失误和曲折,但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是巨大的。1952年至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2%。国内生产总值,按照不变价格计算,1952年为679亿元,1976年增加到2943.7亿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农民从1952年的62元增加到1976年的125元,城市居民同期从148元增加到340元。这些指标在今天看来并不算高,但可以说明,在29年中,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进展,党没有被摧毁而且还能维持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当然,这一切决不是“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毫无疑问,如果不发生“左”倾错误,党和国家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第二,发生失误和曲折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密切相关。在这29年中,党是在异常复杂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存在很大差距;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遏制,受到“和平演变”的威胁;中苏关系恶化直至破裂后,苏联也对中国施加了巨大压力。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又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党在全国执政的时间不长,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经验。这种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党对形势作出准确判断的难度,增加了党确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和各项方针政策的难度,也增加了党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难度。

  要探索一条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力图实现好这种结合,以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并为此作出积极努力。但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全新的实践,由于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由于国内建设任务的艰巨繁重,由于缺乏经验而又要推进事业发展,使党的探索进程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发生了曲折。党在正确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同时,也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出现偏差,把战争威胁和对中国不利的一面估计得过于严重;在对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有基本认识的同时,也对所处历史方位缺乏准确的判断,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导致脱离实际、违背规律、超越阶段的问题不时出现;在注意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新鲜经验的同时,也习惯于在工作中沿用过去进行大规模疾风暴雨式群众性斗争的方法和经验;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也发生过误解和教条化的问题;在注意扩大党和国家民主生活的同时,也有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民主没有制度化、法律化的问题。

  回顾总结这29年党的历史,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经历了失误和曲折。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归根到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第三,党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失误的。在这29年中,在探索出现失误甚至严重错误时,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改变,党依然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党能够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发现错误、纠正错误,通过总结教训,使错误成为正确的先导。这29年中党纠正错误的历史证明,我们党是一个对人民、对民族负责任的党,是一个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党,是一个能够在失误和曲折中奋起、不断开辟正确发展道路的党。党历经磨难依然具有带领人民共渡难关的巨大凝聚力,依然能够在人民群众

  支持下把事业推向前进,从根本上说,就是党不断克服自己错误的政治勇气和宽广胸怀,进一步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第四,党是注重从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开辟未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并不是因为它从来不犯错误,而是因为它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深入剖析产生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正确总结教训,有决心有能力防止重犯过去的错误。党认为,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而且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错误。

  党在长期奋斗中也认识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是党必须采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过去采取这个立场,曾使我们的事业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今后继续采取这个立场,必将引导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32年包括这29年的历史作出全面总结,实事求是地指出29年中“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性质,科学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深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待错误的诚恳的、郑重的、负责任的态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实现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开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党全面、深刻地总结和汲取了这29年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是从这段历史中得出结论: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从而义无反顾地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观点看,党的错误和挫折终究只是一时的现象,而党和人民由此得到的锻炼,党经过长期斗争形成的骨干队伍的更加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更加显著,要求祖国兴盛起来的党心、军心、民心的更加奋发,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长远起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三、《党史》二卷记载的29年党的历史的基本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29年党的奋斗历程已载入史册。今天,历史已经跨过21世纪的前10年。放眼神州大地,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学习《党史》二卷,回顾这段历史,依然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和宝贵的教益,从中获得不断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一)必须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在这29年中,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党未能坚定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一定时期内发生超越阶段、违背规律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失误,延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加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二)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在这29年中,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以

  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后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通过改革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必须扩大人民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这29年中,党领导人民努力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型国家政权,也曾就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作出过努力。但在探索发生失误和曲折期间,民主法制建设受到干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遭到空前破坏。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四)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这29年中,党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促进社会稳定的可贵思想及政策。但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发展,国内政治关系趋于紧张,“文化大革命”更是造成剧烈的社会动荡。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五)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在这29年中,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努力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和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许多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但是期间几度泛滥的“左”倾错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摧残是严重的,也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六)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这29年中,党为大力加强在全国执政条件下的自身建设作出过努力,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左”倾错误的发展使党的建设受到冲击。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新中国成立后的这29年中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已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

  的丰碑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这段历史,我们永远铭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倍加珍惜那一代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财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这29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必将续写辉煌。只要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长期坚持、不断发展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在《党史》二卷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使本书能够达到或接近这样的要求,但由于编写者的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当和不周的地方,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推荐访问:党不断探索和追寻的三大历史规律 三大 追寻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