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感受简短【五篇】

名著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必定有它的局限性,而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精神价值,这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名著改编剧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流传过程中已积累一定的资本,如名著的艺术成就很高、普及面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红楼梦感受简短【五篇】,供大家参考。

读红楼梦感受简短【五篇】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红楼梦》 原著改编 《红楼梦》

名著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必定有它的局限性,而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精神价值,这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名著改编剧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流传过程中已积累一定的资本,如名著的艺术成就很高、普及面广。在商业环境下,人们对名著改编的心理预期就能提高收视率,能得到更好的传播。但名著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被人们所理解、接受的,是读者参与再创造的过程,也承载着他们的审美理想,经典作品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审美创造力。名著中已有很多的经典形象,如王熙凤、孙悟空、林妹妹等,这些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在读者接受过程中已经具有独立的生命和一定的内涵。因此,如果改编没有体现原著的精神和艺术价值,没有体现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会引起广泛的不满,这样的改编随时光流逝也会被淘汰。忠实原著本身就存在争议,学界对它也没有明确的定义。成功改编过名著的导演谢铁骊这样说过四个“尊重”的内容:一是要尊重原著的思想内涵;
二是要尊重原著的时代背景;
三是要尊重主要人物的塑造;
四是要尊重原著的艺术风格。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尊重原著的时代背景要在原著时代背景与改编时代背景中找到平衡。尊重原著所处时代的制度、体制,对那个朝代模糊的制度可以加以创新,以便于读者接受。《红楼梦》与其他作品不同,其版本多样,本文首先对“原著”进行辨析。

“原著”辨析

原著:著作的原本(对译本、缩写本、删节本、改编本而言)。②《红楼梦》写作的时代动荡,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内容部分遗失,今天看到的版本之多使原著的概念模糊。现在《红楼梦》流传较权威的版本有庚辰本和程高本,《红楼梦》原著自身存在争议,续写本即使被读者接受,但已经无法复原原著,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忠实原著为改编原则未免让人困惑。李少红所依据的版本是高鹗续写的120回完整版的,她忠实的是这本充满争议的续写本,这使得她导演电视剧之初提出的忠于原著即存在争议。影视是综合的艺术形式,除了文字写得明明白白的,其他都是依靠导演的理解、接受、创造,我们看到的是导演心中的《红楼梦》,导演的审美取向直接影响人物造型和电视剧的美学价值。因此,忠于原著的原则就显得无力,就决定观众不能完全接受。但影视有自己的规律,取材纸上,但不是照搬文本内容。尊重原著是指尊重原著的精神艺术价值,选取的版本就有争议,其表达的主旨也会有争议,接着整部剧的格局就会与读者理解接受的不同。然而,无论使用哪个版本,那些共同的主题和前面部分相同的内容是不会有争议的,尊重原著若把握好人们共同的情感,将前面无异议的拍好,仍然能拍成经典。尊重原著再不是完全按原著拍摄,而是给观众神似的感觉。

改编是否契合原著的思想内涵

尊重原著最主要的是体现原著的精神价值,后现论则认为改编不必忠于原著,大众文化时代改编也以犀利、夸张的风格为主,更注重商业化。著名演员严顺开说过:“你们(指改编者)既然有这样的创造力,把整个故事框架都颠覆了,何必还要取一个经典的名字呢!”③确实如此,如果表现不同的主题大可不必借用经典之名。还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改编名著就像是租人家的房子,房子是人家的,但住户可以布局。这话没错,不过,你要是一激动把人家的房梁给拆了,房东肯定和你急,就连周围的住户也会不满。④改编是导演对原著理解、接受、再创造的过程,会有创新也会有保留,要遵循一个度,要观众能体会到经典的魅力。

名著本身宽广的可阐释空间使其内涵无比丰富,对于《红楼梦》的理解,诚如鲁迅所言:“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⑤在长期的理解接受过程中,《红楼梦》的精神价值不断被发现,但特定时期,人们的期待视野不同。改编从清朝便有,最初是体现宝黛爱情悲剧,到“五四时期”改编主要体现反封建的思想。新《红楼梦》描述了原著的全部内容,通过导演的理解、接受、再创造,我们没有体会到这个时代导演想要明确表达的主题,也可以说包含了所有的思想,但这种“完整”没有把握好尊重原著思想内涵的度,会显得改编缺乏创造性,也会影响剧情的质量。剧中过多高速镜头的应用便是因为展示的内容与剧长不和谐,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种忠于原著难免引起争议。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红楼梦》中体现的人类共同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会一直存在。对于没有深刻体会封建制度压迫的我们来说,要展现反封建的主题固然不合适,但其中写出的人们共同的情感应该是突出的重点。《红楼梦》中爱情悲剧、家庭悲剧、女子的悲剧一直能触动我们内心,而改编没有把握好这些。该剧在阴森的氛围的笼罩下,一切悲剧似乎是意料之中,不能带给人痛感,观众也无法体会到原著的悲剧精神。不同时代,读者有特定的期待视野,改编应该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阐释符合当下环境的主题,否则不会被接受。

改编是否符合原著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经典的人物形象是具有独立生命的,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是在长期的理解接受过程中形成的,尊重原著就该尊重其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塑造成功的标准便是符合观众心中的理解。《红楼梦》中有很多典型,其中黛玉、宝玉、宝钗、王熙凤、贾母等尤其重要,改编不必将所有人物展现出来,重要角色也一定不能落下。新《红楼梦》中展示了原著中所有的角色,这种过度地按照原著拍摄,难免使电视剧变成简单地展示生活琐事的影片,反而会使原著的价值贫乏。影视与文本不同,在短短的片段里容纳的角色太多,必然变得繁杂,会使得交叉剪辑等过于平凡,观众看起来也显得忙碌。王熙凤的形象从刚见黛玉就存在争议,笑声怪诞及配乐的诡异,使其少了充满心计的味道,反而让人觉得完全无礼,没有人物形象鲜活的美感。其中人物年龄偏小是他们没法深刻体会《红楼梦》的重要原因,不仅看上去稚嫩,演员表演也显得做作、矫情,让观众心生厌恶。即使在商业社会,演员成本过高,但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应该保证剧情的质量。《红楼梦》自身就有巨大的张力,其内容之复杂让人敬畏,更何况不停地阐释,其内容的丰富,不是一般演员能领悟的,在角色选择上就该慎重。其中有换人,交代不明,使观众迷惑,也难以理解和认同导演的行为。

文字描述的只是人物的外表、性格,而电视剧是对人物全方位的展示,文字以外都是可以阐释的,但文字描述很清楚的,改编要慎重。新《红楼梦》中黛玉、宝钗的形象与文字描写的差异太大,原著中黛玉娇弱宝钗圆润,而剧中形象相反。剧中人物性格不够突出,小说中黛玉是孤傲、率直、刻薄的,但电视剧中的黛玉忧郁、可爱。黛玉与宝钗不同,黛玉总争口舌之快,宝钗能谦让、安静离开。剧中虽然也展示了刻薄的语言,但少了些厉害,反而给人亲密感。人物间的矛盾冲突不明显,尤其是宝黛之间的矛盾,从开始就不明显,就像小孩子闹闹,没有体现出深刻的思想矛盾,给观众感觉更多的是他们彼此认同。在形象塑造时,一定不能让观众明显感觉错位,要把握好改编的度,也要尊重原著中的人物性格,从读者角度看,对剧中人物的喜爱与对原著中塑造的人物的认同是矛盾的,如果观众感觉不像,即使喜欢也不能给予肯定。

改编要尊重原著的情节,作家杨争光曾说过:“从小说到电视剧,改编是必需的,但最好别让观众看出来。似改非改,不是简单的修补,这应该是一种境界。”⑥忠于原著不是形式上的,即使将所有内容都搬到荧屏上,也未必就忠于原著了。影视剧改编在确定主旨后应该有选择地删增情节,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情节没必要展示,添加合理的新的元素也会让观众接受。电视剧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声画艺术的直观性让观众要求直接看到最重要的内容,不可能像欣赏小说那样去耐心地体会。因此,改编不是简单地恪守剧本,要注意改编的度。剧中依据120回的结局让观众难以理解。黛玉之死,其情节设置不够庄重,导演解释符合“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意境,但是画面及配乐着实没能成功表现,反而引起争议。宝玉与宝钗成婚,过程虽然表现跌宕,但以宝玉乖张的脾气,能忍受长辈的安排,让观众不解,虽然是按照原著拍摄,但这种完全与书上有争议的情节相同,反而离感情的悲剧主题更远。改编应围绕主题有选择地拍摄,否则,尊重原著只是托词。

改编是否诠释了原著的艺术风格

改编电视剧《子夜》得到好评是因为:一是基本上做到了忠实于以正确的历史观、美学观对原著的深刻理解;
二是基本上做到了同时忠实于电视连续剧独特的审美规律和优势;
三是也基本上做到了忠实于导演自身的审美特长和风格。正是由于这三方面的“忠实”,使作品较好地完成了文学语言思维向影视思维的转变。⑦文本的艺术通过语言来体现,影视是直接通过画面和声音,不同的艺术形式要展现同样的内涵,要把握度。《红楼梦》中的诗词、谚语、唱词等语言极其优美,也各有意境,转换成声像艺术后,应该将其中的意境展现出来。剧中演员像在背诵这些句子,其中的韵味他们自身都不理解,怎么能让观众体会到语言的美?当宝钗他们念蘅芜君《画菊》时,表情显得稚嫩,让人觉得演员未领会诗中味。尊重原著的艺术价值应该展现其语言的魅力,不一定要把文字一字不落地读一遍,而是要展现出语言的意境。新《红楼梦》中的旁白和配乐着实让人矛盾,不停地在听,就没有空隙去领悟,节奏太匆忙。改编要理解原著的重点,导演应该对剧本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注意改编的度,否则只会引起观众反感。

就上面一些论述可以看出忠于原著要做到根据当下的环境有选择地诠释原著的思想内涵,尊重原著中重要的人物形象,合理改编原著情节,并不是要展现所有情节,而是通过导演自己的理解、接受,进行再创造,从而通过影视这种声像艺术展现原著的精神艺术价值。忠于原著的标准是很难被确定的,有人说只要拍出来让人感觉还是原著就行,怎么创新怎么改都行,这说的就是改编的度的问题,文字描述很清楚的改编要慎重,文字未及描述要在符合原著内涵的前提下进行改编,也只有把握好度才能找到创新与忠实原著的平衡。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位艺术家翻拍经典都要受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所影响,改编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导演的理解,拍的是导演心中的《红楼梦》,有改变和创新,但不能动了筋骨。[本文为三峡大学2010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0CX065)]

注释:

①会林:《夏衍电影论》,《中华读书报》,2002(1)。

②参考《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③郭珊、艾辉:《名著改编热方兴未艾 引发新争议》,《南方日报》,2003年3月20日。

④舒晋瑜:《这样改编名著好不好》,《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27日。

⑤鲁迅:《〈绛洞花主〉小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⑥张戈:《改编不是简单的修补》,《中华读书报》,2004年。

⑦李准、张炯、黄会林、陈漱渝、仲呈祥、曾镇南、阎延文:《长篇电视连续剧〈子夜〉笔谈》,《文艺报》,1996年6月28日。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第2篇

1 《红楼梦》的杨宪益夫妇英译本

论文联盟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红楼梦》是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非凡的艺术成就。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 戴乃迭先生兢兢业业, 孜孜不倦耕作了几百个日夜后,于1980年翻译出版了三卷全译本《红楼梦》( a dream of red mansion, foreign language press, beijing, 1980 ), 译本的诞生的确是英译领域的巨大收获。原著中的975多个大小人物在译文中得到准确生动的再现,但在译文中,对王熙凤这一典型形象的重塑似乎有所缺欠。

2 王熙凤的形象特点以及语言特色

在王熙凤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塑造上, 作者除外貌, 行为举止的客观描写外,更是通过极富个性的语言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经典。《红楼梦》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王熙凤当属第一人。

王熙凤有一张不同凡响的嘴。

她正是凭借一张利嘴在贾府上下呼风唤雨,吆东喝西,掌管着几百人的大家庭。王熙凤的语言极具特色,时而妙语连珠,诙谐机智,意趣盎然,时而粗野刁钻,泼辣尖酸。《红楼梦》中的人物在评论王熙凤时,无一例外的都提及其语言[1]。诸如——

“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生也说她不过”(第6回,周瑞家语)

“若是生在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样下作贫嘴恶舌”(第45回,李纨语)

“模样又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第2回,冷子兴语)

由于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有贾母,王夫人做靠山)和要强、狠辣的个性以及她不识字的文化根基从而造就了她粗俗、骄横、直率、通俗霸气十足、俚语俗语参杂其间的语言特色[2]。(当然这只是王熙凤语言特色的一方面)

然而笔者在阅读译本时, 却不无遗憾的感到王熙凤语言这一特色译得不够到位,少数地方译文在选词,造句,翻译视角等方面考虑不周使得译文不如原文那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得王熙凤这一形象减色不少。

3译文中王熙凤形象的重塑

人物语言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做好人物语言的翻译也是汉语小说英译的重要一环节。译者在总体上把握了王熙凤的语言特色,基本完成王熙凤形象重塑。但少数地方与原文小有差池。这主要表现在:

3.1 选词

王熙凤没受过教育,自幼充男儿教养,再加上她在贾府深受贾府太上皇贾母的疼爱,因此王熙凤嘴里出来的词语粗野,通俗,生动,俚语俗语参杂其间。那么在翻译时,如果译者将这些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词语淡化的或忽略了,就会影响人物形象的重塑。如:

例1原文:“明儿你见了他,好歹描补描补,就说我年纪小,原没见过世面,谁叫大爷错委了他呢”

译文:when you see him tomorrow, do apologize for me. tell him he should never have entrusted such a task to someone so young and inexperienced.

王熙凤替宁国府贾珍兴办秦氏的丧事,但见了贾琏后, 故做谦虚,说了这一番话。

原文中的“描补描补”非常生动,形象,极具口语化,而译文中的“apologize”一词比较正式,只是译出其意思,却没能照顾到原文的语体特色。

例2原文:“原来是你这蹄子?鬼”

译文:so it was one of your tricks

平儿见贾琏和凤姐在一起,就没回报事实,事后,凤姐知道了,就说了这句话。原语粗野鄙俗,简直与街巷泼妇无异。但译文,与例1一样,只表达了意思,原语之俗,之粗尽失。

3.2 句子的结构

在日常对话中, 一般使用简单句居多,尤其是受教育程度不高者更是表达直白,简单。所以王熙凤不象林黛玉,贾宝玉等语言来得文雅,优美,她的语言一般都比较平实,直率,通俗,且多用简单句,结构简单,干脆利落,表意明确。但在译文中,少数地方译者把原文短小精悍的句子复杂化,因而失去的原汁原味。例如:

例3原文:“合该你这病要好,所以前日就有人荐了这个好大夫,再也是不怕了”

译文:the fact that this good doctor has been recommended to us is a sign that you are going to get better. don"t worry.

这是凤姐看望病中秦可卿说的话。原文三个简单句,不带任何修饰语,意思明确,短小精悍,非常口语化。而译文中的有两个同位语从句“the fact that ….”, “a sign that….” 以及单词“recommend”都是比较正式的表达方式,书卷气较浓,反映不出凤姐的文化层次和语言特色。

例4 原文:“也因姨母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比她不上,故此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与他作了屋里人。”

译文:it is because aunt hsueh saw she"s not only pretty but really well-behaved ,being ever gentler and quieter than most young ladies, that she went to all the trouble of inviting guests to a feast to make her his concubine in proper style.

凤姐和贾琏谈论香菱薛蟠时所说的一番话。原文中使用了7个简单句,直白简短,明白易懂,表达极其口语化,“比不上”“屋里人”“费事”等说的生动,通俗。而译者把7个简单句用一个长句翻译出来,里面从句众多,关系复杂,有表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整个译文是一个书面语的表达方式。显得非常庄严正式。虽能达意,但失去了原文的生趣和韵味。

3.3翻译时的叙事角度

在小说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都非常常见,且各有优势。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人物的特定话语,对塑造人物性格有重要作用,它使作者能自由的表现人物话语的内涵,风格和语气,具有直接性和生动性。而间接引语则为叙述者提供了总结人物话语的机会,具有一定的节俭性,可加快叙述速度。

因此当翻译与塑造人物性格有关的重要话语时,译者一般都保留直接引语,而翻译主要人物的某些日常话语时,则采用间接引语,使故事能轻快的向前发展[3]。

中国的古典小说,间接引语极为少见,多采用直接引语。

因此杨氏夫妇译《红楼梦》时,将原文中的一些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做得恰到好处。但有些地方,将直接改为间接,则不大尽如人意。

例5原文:登时放下脸来,喝道:“带出去,打二十大板”

译文:with a stern look, she ordered the woman to be taken out and give 20 strokes with the bamboo.

例6原文: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

译文:she threw down the ning-mansion tally and gave orders that lai sheng should dock this usher of month"s wages.

在第16回中,凤姐兴办秦可卿丧礼,一分管迎送亲客的女奴没有赶上查点,凤姐捞得个杀一儆百的“战机”,严惩了女奴,因而说了这话。原文中,凤姐语调严峻,霸气十足,毫无回旋的余地,使的整个宁国府知道了凤姐的厉害,建树了她的绝对权威。作者用直接引语写了出来,引号所产生的音响效果使得读者似乎听见了凤姐这声威色厉的训令。这里的直接引语显得凤姐的话响亮突出,有利于凤姐性格的塑造。而译文中,译者将其变成了间接引语。在间接引语里,叙述者在冷静客观的讲述一事实,使读者不能身临其境得去体会人物语言的内涵,转述人物的言辞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物的主题意识,减弱了人物话语的特色。

4 结语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第3篇

2021红楼梦读后感范文有哪些?《红楼梦》虽谱写的是一场凄美悲凉的爱情故事,但又无不突显我国古代诗词之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红楼梦读后感学生作文2021最新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1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终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最终,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个朝代,腐朽的王朝在堕落,那里没有亲情,没有仁义,却有着凄凉无情但又纯美如水的感情。

黛玉是水,这已无可非议。即是从姑苏水乡走来的女子,是为白甘露之恩的降珠仙子下凡投胎,她自然带着股清甜的水气。“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她有着喜怒无常的性格,爱哭的脾气,与那作诗作词的才情,无一不带着水的特征——柔美,空灵,变化无常。然而黛玉有她坚守的一面:对宝玉的感情,用情之深深至泣血。我觉得,这种感情视富贵官爵为泥土,建立在互相欣赏,心有灵犀的基础上,干净飘渺。但,它始终是空虚的,如肥皂泡一般,会随时破灭。“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宝钗则不然,她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且不论她在“宝黛恋”中的主角,看她为人处事:和气中带着坚强,待人接物亲厚、一视同仁,在被言语冒犯后一笑置之,是一个委婉内敛的人。她从小受到正统教育的熏陶,深受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毒害,为人行事遵守三从四德,纲纪伦常。宝钗如山,稳重,守分,才知。她的柳絮词更托出她的沉稳,贾母不也如此夸她!“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他们的感情是大家认定的金玉良缘。

只可惜宝玉是个情种,他只看到山水各自的好,看到钗黛各自的美,最终选了一瓢水。也许曹雪芹想歌颂的就是如此干净纯美的感情。为了真爱的人能够抛弃一切世俗名利,甚至能够背上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罪名。但这并不现实,在封建社会里,把握如水的感情是很难的,纵然它灵动纯洁美丽,也只是从人们的手中一点一点滑落罢了。曹雪芹曾惨痛地写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所以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繁华,写尽了豆蔻年华的热烈,亦写尽了在这所有繁华掩盖下的因男尊女卑引起的重重杯具: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青春守寡的李执,远嫁的探春,跳井而死的金钏……想到那些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女子,最终都逃不了的凄苦命运,真觉得造化弄人。有貌怎样?有才怎样?有家世又怎样?那些以往拥有的一切竟然无法换取一个简单幸福的生活,这才是她们最大的悲哀。这样的红楼,是对这个人情冷暖世间的社会的无情的鞭挞。但,任是无情也动人!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2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读《红楼梦》。当时我12岁,在城关中学上初一,吴晓冰教师是我的语文教师,她的言传身教令我如沐春风,使我对语文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那年寒假,吴教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阅读一本名著。

我的母亲,对我有着重要影响的又一位女性,她从不吝惜给我买书钱,即使那时家里并不宽裕。她带我到书店,我在书架前徘徊了很久,最终挑了一本《红楼梦》,彼时在我年幼的心中,《红楼梦》是一本最著名的名著,更何况它的价格,在四大名著中也是最贵的。

但一个12岁的孩童,想要读懂红楼梦,并非一件易事。果然翻了几页,我就读不下去了,开篇讲的神话故事,绕得我云里雾里,并不熟悉的表达方式,令我懵懵懂懂,不肯再读。

但也就是因为家里并不宽裕,没有其他的游戏方式,过了几天,只好重新拿出来再读,跳过晦涩难懂的部分,这一次我很快被它所吸引。我不得不承认,那种吸引首先是豪门大户里的富贵生活对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孩的吸引。书中写到的每一处院落,每一件华服,每一道美食都令我神往。做法考究的茄鲞,刘姥姥夹不起来的鹌鹑蛋,宝钗送给黛玉的燕窝,宝玉挨打之后想吃的小荷叶小莲蓬的汤,贾母嫌太油腻的鸭子肉粥,宝玉给晴雯留的豆腐皮包子,秦可卿病中能吃得动的枣泥馅儿的山药糕,不胜枚举,给了我一场想象中的美食盛宴。

也想在大观园中分得一处院落来住着,闲时串串门子,拜访好友,吟诗作赋;也想拿手帕拢一包花瓣,枕在落花纷纷的石榻上浅睡;也想在飘雪的琉璃世界,和一众好友围炉烤鹿肉,饮温酒。我像初进贾府的林黛玉,细心翼翼地揣摩各类人物的心境;也像刚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贪看富贵人家的一饮一食。书中仍有些不能理解的文辞和欣赏不来的诗词,不妨碍阅读,便暂且割下。

日复一日,很快《红楼梦》就被我读完了,每每合上书,只觉唇齿留香,舍不得束之高阁,于是我开始了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这一次阅读,我不是从头到尾细读,乃是随性所至,翻到哪一页便从哪一页读起。读熟了之后,心里想看哪一段,就翻到哪一页。记得那时最爱读的,是宝玉同黛玉吵架,老妈子同小丫头吵架,当姨娘的排揎当小姐的,当主子的掌掴当奴才的,当老子的教训当儿子的,当丈夫的要杀当媳妇的,当主母的陷害当姨娘的。品之如饴,嚼之有味。尤其是探春和宝钗在荣国府兴利除弊,撑起贾府改革事项那一节,引发各类矛盾冲突,更是百读不厌。

之后随着年龄增加,学识增长,阅历丰厚,书中那些不懂的词也懂了,不能欣赏的诗句也能欣赏了。于是就异常爱读书中所写到的诗句,它们或长或短,却都和人物性格命运息息相关。怡红院中,群芳夜宴,众人占花名儿,宝钗抽到牡丹,签曰“任是无情也动人”,不就是宝钗这个“气一暖,就吹化了”的冰雪美人最好的注解吗。湘云生日,宝钗替她张罗请众人吃螃蟹赏菊作诗,黛玉《问菊》中说“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不就是她自我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写照吗。

香菱学诗时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这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似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短短一句,就道出了诗歌的说不出来的好处。语文课上解析再多,不如原句精妙无双。宝钗进入大观园,黛玉对她一向很冷淡,之后宝玉觉察到黛玉对宝钗的态度转好,用《西厢记》里的一处戏文问黛玉道“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借用“举案齐眉”这个典故说明每每只是孟光对梁鸿尊敬有加,何时梁鸿也能对孟光举案齐眉,把钗黛之间微妙的小儿女的心思一语道中却又未曾戳破,比直言问她几时接纳了宝钗强上千百倍,黛玉不仅仅不恼,还称赞说“这一句原问得好,你问得也好。”

再之后,年岁增长了些,对书的理解也更深一些。我开始懂得黛玉和宝玉从未互相说过一句喜欢的感情更加纯粹而彻底;也开始理解黛玉非死不可,而宝钗对于自我即将嫁给宝玉这件事只能暗自垂泪,我明白他们三人的感情杯具正是身处这座院子带来的杯具。繁琐华丽的高门大户像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丽旗袍,早已腐朽了。我儿时所理解的作者曹雪芹的辛酸泪与荒唐言可是十分之一。

如今,时展了,生活富足了,娱乐方式丰富多样,电子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处在终端的我们如上瘾一般一条又一条的刷新消息,却静不下心来去一遍又一遍阅读同一本书。我十分怀念那个坐在小小的房间里心无旁骛翻阅一本书的小小的自我,那是生命最虔诚的模样。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3最终把四大名著又认真的看了一遍,此刻我最终懂得人们为什么把红楼评为公认的四大名著之首了。在艺术成就上,红楼能够说当之无愧。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细腻,不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抑或是语言,一些大场面的描述。等等。

再者,它是一部关于女子的书。其男一号贾宝玉也是带走十足的女子特质:看男人为泥,污浊不堪。女子为水,干净,清新。不爱功名利禄,不爱齐家治国,不爱戎马天涯,不爱定国安邦。惟愿长居红楼,相伴知己红颜。这就是他的乌托邦式的梦想,他想的是与自我的一帮发小一向相伴,地久天长,此生不渝。直到迎春、探春相继出阁,晴雯、黛玉相继仙去,他终看破红尘,了却凡心,皈依三宝。黛玉和宝钗算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吧。

先说黛玉,才高不让须眉,但知葬花玩味,木石前盟虽天定,不想金玉相配,可恨天公不作美。一朝香魂散,耿耿痴心有谁怜。本是寄人篱下,幸得知己如玉。她是个有个性的人,因为自我的个性得与宝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最终也是为自我的个性所累,贾母认为她性格乖觉,不如宝钗知书达礼,更适合做未来大观园的女主人。最终含恨而终,泪尽而亡。宝钗其实是可怜的,上知孝悌,下晓礼仪。

理家不输众儿男,终是良母贤妻。谁想金错配玉,无奈空披嫁衣。孤影幢幢,长夜寂寂,谁可倚?她自我对宝玉并没有那种海枯石烂,天荒地老之情,无奈被作为为宝玉冲喜的人,宝玉出家后,只得空房独守,红烛独依,以泪洗面。还好有宝玉的遗腹子,她最终仍是古代良母贤妻的典范。

一曲红楼,其实是大观园的衰落史。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么大一个大观园,从外面来打倒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败坏总是从里面开始的,从子孙们的吃喝玩乐,赌钱吃酒开始的。从上到下,真正务正业的没有几个,并且还极度奢侈,元春省亲的时候索性直接建了一座省亲别院,几次重大的葬礼都是极尽华贵,从老太太而始大家整天做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宴饮游园。结果导致日益亏空入不敷出,最终抄家时问题就开始浮现了。

还有大关于表面平静,其实内部矛盾重重,嫡出和庶出的矛盾,丫鬟和主子的矛盾,丫鬟和老婆子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都为大观园的衰落起到了负面的效果。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能打败你自我的仅有你自我,只要自我不乱,别人很难打败你的。红楼还是一部很百科全书式的书籍。它对当时的丧葬制度、皇家省亲礼仪、药方、算命等风俗都有十分详尽的描述,能够从多方面反应当时的社会。

红楼给我的感触远远难以用几百言来完全表达,待风清月高时,临风而坐,愿得与几知己细细玩味。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4《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宝玉缘》等。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不仅仅是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还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成者。

我拿起这本精彩绝伦的小说,细细地品味着。曹先生在书中对人物的华美塑造,生动刻画,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贾宝玉,风风火火的王熙凤,心胸宽广的薛宝钗……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心思缜密的林妹妹——林黛玉了。虽然在这个大家庭中有很多人不喜欢她那生性多疑、孤标傲世的性格,但是我能体会她的苦衷。黛玉从小父母双亡,虽然贾母对她也十分疼爱,但是寄人篱下的她,始终感到自己的世界是多么的寂寞孤单!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能在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生活下去,她选择了用刻薄的语气去对待每一个人,这也是促成她猜疑成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黛玉在凄凉中死去,身边只有服侍她的一个丫鬟在为她哭泣。这也使我想起了她那曾被预言的悲惨的一生!

我看完了《红楼梦》,也就品完了《红楼梦》。每每到此我就会感到无比的心酸,甚至会有一丝的怨恨。作者为什么非要把结局写得那么悲惨?这与前一段的繁花似锦、热闹非凡的景象是一点都不符合的。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才渐渐明白,作者的用心良苦!封建社会是一个多么黑暗,多么腐朽的世界啊!这是人类社会演变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片段罢了!真庆幸我们今天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啊!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让我感慨万千,让我深深地被曹先生所折服!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便是《红楼梦》的开卷词,初读时不知其中滋味,再读却又意味深长。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宝玉缘》等。作者是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红楼梦》是他写过最出名的一本书。

《红楼梦》也是四大名著之首。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的人和事,其中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为主线,通过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体现了在贾府的大观园中以金陵十二钗为主体的众女子的爱恨情仇

在曹雪芹的笔下,所有的人物都被他描绘的栩栩如生。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贾宝玉,心胸宽广的薛宝钗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林黛玉,因为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同时她又多愁善感。我还记得林黛玉的《秋霜风雨夕》的其中两句是这样写的“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一场秋雨却引出了她的悲伤与伤痛。感觉自己和她有点像,每年秋天的落叶掉落时,都能感到一阵阵伤感。或许,这只是一个女孩子的本性吧。聪慧、善良的她,最后的结局却是悲伤的。让人难免又心疼了她几分。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第4篇

没想到,女儿才走两个多月,崔洪就突发心肌梗塞,生命垂危。崔洪不得不向女儿隐瞒病情,凭借一定要活过女儿大考的信念,支撑着时刻存在危险的生命。2010年6月9日晚,拼死也要拖着病体赶回老家的崔洪终于与女儿相见,并将217封写给女儿的信交到爱女手中……

心衰父亲的生命激励:一定要活到“高考见”

崔洪和妻子李家红到深圳打工十几年了,一直没有户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深圳市读完高二的女儿要回吉林老家备战高考。2009年7月,李家红陪同女儿崔梦莹踏上北上的列车。站台上,崔洪叫住了女儿:“孩子,在爸爸眼中你是最优秀的!相信你很快会适应新的环境。”崔洪一边说一边将一张自己亲手制作的美术卡片塞到女儿手中,崔梦莹打开一看:在粘满云纹、鸟纹剪纸的卡片上,工整地写着三个字:高考见!

列车慢慢启动,看着父亲消瘦的身影越来越远,崔梦莹突然感到一丝怜惜与心痛:“爸爸,别累着!”,她喊了一声。爸爸笑着点了点头,又擦了擦眼睛。

几天后,李家红带着女儿,拿着成绩优异的成绩单和成摞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证书,叩开了吉林省重点中学四平一中的大门。“听你爸爸的话,尽快调整好心态,争取早点儿适应新环境……”把女儿托付给在老家的梦莹的姨姥姥,李家红又匆匆南下。崔梦莹知道,母亲也要像父亲那样,拼命打工,苦攒她将来的学费。她很清楚,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爸爸,这里的课程和教法与深圳有一些差异,但我在努力克服。”在电话里,崔梦莹用她甜美的声音向父亲讲述了自己紧张的高三生活。崔洪嘱咐她:“要注意身体,不要太累。”父亲的话语亲切依旧,却透着疲惫。尽管这样,父亲还是通过电话用吉他给她弹唱了那首《窗外》……这让女儿一下子感受到了轻松与惬意。

2009年9月20日下午8点多,当崔梦莹正在课堂上为一道久未解开的难题烦躁不安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出事了。崔洪在开了整整一夜出租车后,正准备交班,突然在路上感到胸闷气短,透不过气来,豆大的汗珠直往下落。他赶紧拨通妻子的电话:“家红,快来救我……”

当救护车赶到时,崔洪已经晕倒在出租车上……

在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李家红焦急地请求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活他。我们的女儿明年就要高考了,他答应女儿回去陪她高考的。如果他出了事,我女儿这一辈子可能就毁了!”

崔洪被抢救了两天两夜。醒来时,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远在北方背水一战的女儿。如果女儿知道自己病危,她一定会受不了,甚至无心参加高考。想到这里,他吃力地对妻子交代:“我的病说什么也不能让女儿知道。即使我死了,你也要瞒下去!”

崔洪得的是急性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医生对李家红说:“你丈夫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现在病人最怕的就是激动,每一次情绪的过度波动都可能致命。所以一定要让他保持平静。”李家红知道,要让时刻牵挂女儿前途的丈夫保持平静,这很难,但她还是耐心地开导崔洪:“你要记住:平静,再平静。保持平静你就赢得了生命,才能实现与女儿相约高考见的诺言。”

崔洪明白,自己只有战胜死神,才能保证女儿的高考不受影响,那才是对女儿最深的呵护!他对妻子说:“你放心,我一定会活下来,挺过女儿高考……”

两地亲情默默的爱:生死线上父爱在坚守

在妻子的帮助下,崔洪向病友学会了冥想,用这种“入静”的方式主动调节心理。一个多月后,崔洪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了。

因为崔洪欠下医院1万多元的医药费,医务科的工作人员多次找李家红交涉,却发现这对打工夫妻的家只是一间临时搭建在一栋办公楼顶楼楼梯缓步台上的房子。“患者崔洪为供女儿读书,居住于此十几年,所欠医疗费实在无力偿还……”善良的院长看到这份报告,只好破例减免。出院那天,崔洪夫妻深怀感激之情,也有点“落荒而逃”的无奈。这一切,女儿都一无所知。

在南山区光前村一栋七层高的办公楼内,李家红连扶带背地将丈夫接回了位于顶楼楼梯缓步台的家。顶楼是一家公司的仓库,公司负责人几次想将他们赶走,但一看到他们可爱的女儿,一想到这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会流离失所,负责人就狠不下心来。

这个家只有七八平方米,简陋不堪,但因为有了女儿美丽的笑脸、欢快的身影,变得无比温馨。重病的崔洪躺在家里,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对女儿说。此时,他多么想听一听女儿的声音,可他不敢打电话,他怕一听到女儿的声音自己会情绪激动,就会发生意外。可是,他有那么多话想对女儿说,如何才能既让女儿感受到自己的爱,又不泄露“秘密”?这时,他想到了写信……

“想念你女儿”,写下这几个字,想到自己不知能否熬到女儿高考那天,崔洪心里就一阵酸楚,泪水喷涌而出。他赶紧平抑情绪,调整心态。

宝贝女儿,爸爸再见到你时,你会有怎样的变化?想起你那可爱的样子,爸爸就想笑。爸爸希望你将来是一只高飞的鹰,愿你好好把握人生的黄金期,贮存能量,为将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这是崔洪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信的右上角,他画了一个鹰头图案。

你不要压力太大,凡事尽力就可以了。即使考不上大学,爸爸妈妈都会养你一辈子……千万不要回信,不要耽误你的宝贵时间。爱你的爸爸。

宝贝女儿:你好,这已经是第十三封信。如果不写,我的心就闷得难受,我几乎每天都给你写―封信。为了不影响你,从第:封信开始,我就不敢再寄给你了……

为了不影响女儿学习,大多数的信崔洪都保留了下来,每20天才给女儿寄一封。那些寄给女儿的信,他都要精心设计,贴上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剪纸以及他亲手画的画。

崔梦莹在跟妈妈通电话时,常常会兴奋地说:“爸爸的信太精彩了!”崔梦莹在省重点中学读高三,整天忙得像机器人,疲惫和烦躁时常挥之不去,父亲的信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芒,能让她感到轻松,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激励。

给女儿写信,就像一粒“静心丸”,让崔洪一天天地挺了过来。

实在想女儿,崔洪就翻看女儿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证书,在他眼里,每一份证书仿佛都是女儿不同时期的笑脸……这种美好的回忆,时常在精神上缓解了他的病情。

2010年5月9日,崔洪再次发生严重心衰,又住进了西丽医院。医院先后两次下达病危通知书,三天后,他奇迹般地从死神身边逃了回来。他在一封写给女儿却不敢寄出的信中这样说:我一定让自己的这颗心跳下去,一定活到你大考结束!

5月末,眼看女儿就要高考了,崔洪决定回四平:“我答应女儿的事就一定做到!”

医生不同意:“以你现在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危险。坐火车,那更是冒险!”然而崔洪非常坚决:“即

使死在半路,我也不后悔!”

医院尊重他的意愿,6月1日傍晚8点,医院派出救护车把他护送到火车站站台。列车车组人员为崔洪和妻子免去了卧铺票的费用,并抽出专人协助李家红精心护理崔洪。

父爱决绝:就是死在路上也要去会女儿

列车行进了4小时后,崔洪又一次发生心衰。列车上的医务人员赶紧给他施行临时性急救措施,崔洪的病情渐渐地平稳下来。

可是仅仅过了不到两个小时,情况又可怕起来:难挨的胸闷再次袭来,他很快进入半昏迷的状态。“老崔,快醒醒!你别吓我啊!”李家红紧张地呼叫着。

列车长和医生当即与西丽医院的医生取得联系。医生说:“情况是很危险,但千万不要急,最好的补救方法是寻找到硝普钠进行静脉注射……”

列车播音员马上向乘客发出“紧急通知”:现在列车上有一位急重病人需要紧急救助,哪位客人如果携带了硝普钠注射液请与列车工作人员联系。然而,广播播出很久都没有反应。

列车长赶紧与前方的赣州站取得联系。赣州站工-作人员当即火速奔往医院,通过特别渠道用最短的时间从医院取得硝普钠注射液。车站的人拿着这救命药剂到达站台几分钟后,T186次列车就驶入车站了。

救命的药液注射进了病人的血管。渐渐地,一心想与女儿相见的崔洪苏醒了。醒来的崔洪虚弱地握着妻子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时此刻,在四平一中的女儿正读着父亲寄来的指导高考的一封信:答题方法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成绩。第一,分配时间:一场考试时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审题认真再认真,……七先七后,步步为营:1.先易后难2.先熟后生……孩子,放松心态,你会成功的!记住,在爸爸眼中,你能行!读到这里,女儿的眼睛湿润了。父亲还在信后附了两篇文摘《女人比男人更聪明》和《女生数学能力与男生相同》,这些文章,无形中给正在冲刺高考的崔梦莹打了一剂强心针。

6月3日清晨7点,经过34小时的漫漫路程,列车缓缓驶进沈阳车站。想到离女儿越来越近了,崔洪的心情激动起来,无法抑制。在乘车前往四平途中,他再次出现心绞痛,李家红决定直接把丈夫送进四平市的医院进行急救。

不能马上去见女儿,崔洪和李家红都感到万分遗憾。直到6月6日――高考的前一天,李家红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给女儿打了一个电话:“莹莹,爸爸妈妈回来了!”

“真的?你们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不到家里来?”崔梦莹在电话那头高兴得大叫起来。

“爸爸这几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不能陪你。我们只能在高考后和你见面了。”

“不要嘛!妈妈,我们就见几分钟好吗?我真的好想你们!”孩子开始哽咽。

李家红感觉鼻子发酸,心好痛:“乖孩子,听话!我们很长时间不见了,乍一见怕影响你的情绪。这么久都忍下来了,还在乎这几天吗?你安心考试,考完我们就能一家团聚了。”

“好吧!”女儿很不情愿地答应了。

挂了电话,李家红抑制不住地在医院走廊里哭出声来。同一城市,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这是怎样一种煎熬!晚上,照顾崔梦莹的姨姥姥打来电话,说莹莹得知父母来陪自己了,总算安心了。李家红的心这才踏实下来。

女儿在理想的状态下,平静地度过高考的两天时间。8日下午考完最后一科,刚走出学校门口的梦莹意外地看到了姨姥姥,“孩子,去医院看看你爸爸吧……”

崔梦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她来到医院病房,亲眼见到病床上的父亲,一切都明白了。父女相拥,泪流满面。崔洪极力控制住情绪,说:“孩子,你是好样的!”他示意妻子把一大包东西交给女儿,崔梦莹打开一看,全是信,217封父亲写给她的未寄出的信,还散着墨香,透着父爱。

女儿:上天把你赐给我们,是我们的福气。爸爸永远会把你当作一个知心朋友……

你要做一个充满自信的靓丽女孩,让青春在快乐中度过。因为所有爱你的人都希望你快乐。

读着这些迟到的信,感受着父亲的伟大付出和深沉父爱,崔梦莹既感动又心痛。

几天后,再次发生严重心衰的崔洪被转送到沈阳治疗。他的病情需要马上实施手术并安装心脏起搏器,可巨额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被他们的父女深情所打动,沈阳市民纷纷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6月26日,一位30多岁的女士来到医院,对他们说:“你们的亲情让人感动。”她一次性捐出6万元。短短几天,人们的捐款已接近10万元。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第5篇

关键词:红楼梦魇;
张爱玲;
红楼梦;
曹雪芹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丰厚作品系列中唯一的学术著作,意在评点和考证《红楼梦》。红学大家周汝昌为此专作《定是红楼梦里人》一书,从学术层面对该书进行过再评点和详解。但笔者认为《红楼梦魇》的价值并不在其学术范畴。目前,我国大陆的研究注意力聚焦于张爱玲的文学作品,疏淡于她为之倾注了10年功力和心血的著作,这也可算是它的价值真的不在学术范畴的佐证。《〈红楼梦魇〉自序》(以下简称《自序》中是张爱玲真实再现自己与《红楼梦》情缘的写实之作,它为我们解构张爱玲与《红楼梦》渊源关系提供了重要视角。

一、诉情文本:情感归宿的同向度

真正的学术研究当是心境清雅醇正其间全无杂念,既不受世局与外缘的影响,也不被内心情态所支配,即所谓“惟偏蔽之务去,真理之是从”[1]的审慎,但张爱玲并非如此。她移居美国后,沉潜10年于《红楼梦》文本及版本繁琐考据,自设疑点,多版本比较,校勘辨伪,大胆假设加小心求证,以“一个字看得有笆斗大”的辞简义丰用字完成了她的“张看”。关于书名,她在《自序》里写道:“我寄了些考据《红楼梦》的大纲给宋淇看,有些内容看上去很奇特。宋淇戏称为Nightmare in the Red Chamber(红楼梦魇),有时候隔些时就在信上问起‘你的红楼梦魇做得怎样了?’我觉得这题目非常好,而且也确是这情形——一种疯狂。”在1967年秋天丈夫赖雅去世前,她已经着手于《红楼梦》的考证,1972年,台北幼狮文艺研究社出版的“幼狮月刊学术丛书”《红楼梦研究集》第30卷40期上发表了她的最早成果“红楼梦末完”,接下来几年,各专论陆续问世。这些论作均各有所得,各臻其妙,直至结集而成《红楼梦魇》。张爱玲是将经年痴红的“疯狂”情愫,转嫁到“学术研究”的特殊形式中。如果说曹雪芹将《红楼梦》原创作为直接诉情文本,那么张爱玲则是将《红楼梦》考证作为间接诉情文本。

张爱玲的学术研究具有明显的“作家之学术”特征,她以作家的气质与才情感受作家与作品,在抉幽探微之中获得“诗眼文心”“莫逆暗契”[2]的艺术感应。在任职加州柏克莱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的1969年之前,张爱玲曾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与柏克莱的加大图书馆借书时,她看到“脂本红楼梦”,对近人的考据,《自序》中披露“都是站着看——来不及坐下”。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她考证的着迷入神、紧迫焦渴,二是她能找到的考核和例证资料相当有限。第二个问题事关学术真伪深浅,她解决的办法是“唯一的资格是实在熟读红楼梦”,用这样最单纯的方法直奔第一手材料,反倒使她有“采铜于山”的意外清新收获。张爱玲对《红楼梦》文本的熟悉,达到了“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的境界。《自序》是我们解构张爱玲与《红楼梦》的渊源的重要视角,对这3 000字启篇语的释证,正是陈寅恪先生的“以诗证史”的文学研究的另一面——以史证诗。我们在通解《自序》的研究基础上,得其写作的真相,这与旨在学术范畴的考察立场是完全不一样的。

《红楼梦》研究和《红楼梦魇》写作,两者之于张爱玲的意味非比寻常。《红楼梦》是她凡俗世界之外的别样境界,一个令她“确实什么都不管”的“真喜欢”的境界;
“偶遇拂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红楼梦就好了”,《自序》里所写到的“详”《红楼梦》,是她暂时摆脱世俗烦扰,享受精神安宁愉悦的生活内容和方式。她在《自序》里所说的“在已经‘去日苦多’的时候,十年的工夫就这样掼了下去,不能不说是豪举”,既有完成某个壮举的富足和自豪,更有了却某桩宿愿的超脱和快慰。“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她用这两句诗为《自序》作结,再恰当不过了。

张爱玲家学深厚,自幼酷爱文学,对《红楼梦》痴迷有加。据说她12岁时读《红楼梦》,读到80回以后,只觉得“天日无光,百般无味”,可见她对此书的艺术感觉之了得。她在《存稿》一文中,追忆自己14岁那年,写了个纯粹鸳鸯派章回小说《摩登红楼梦》,还像模像样地拟订共计五个回目。在《红楼梦魇》第一部分“红楼梦未完”的开篇,张爱玲写道:“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从她“下意识”将《红楼梦》作为生命最强烈情感的归宿,到“有意识”地为之沉潜十年理性考证,可以说,《红楼梦》这部作品里的艺术元素与张爱铃的生命元素融结为一体了。对《红楼梦》的研究,考据的名义下的是她对《红楼梦》的诗艺渊源、审美情趣、风格意蕴等“诗眼文心”的入迷,甚至影响到她自己作品的叙事模式。张爱玲创作中的爱情婚姻题材选择,饮食男女琐事铺陈和心理描写、形象塑造和语言风格等文本构成因素,都可以确证她和它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所以,周汝昌先生盛赞《红楼梦魇》,也用了一句性情中语:“只有张爱玲,才堪称雪芹知己。”

二、末世情怀:文人品格的共同构型

“纵观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往往与道德标准及社会风习之变迁有关。当其新旧蜕变之间际,常呈一纷纭错杂之情态,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多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3]陈寅恪先生关于“士大夫阶级”与时代社会的关系的论述,照应了曹雪芹和张爱玲共同精神气质的种种现象。

曹雪芹对颓败了的贵族世家感情复杂,“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与“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共享《红楼梦》的情感空间,同情、无奈的末世喟叹与悲愤、质疑的否定批判共存于文本中。曹雪芹没落贵族的宿命思想和深刻的悲观主义,诉之于这部家族史和情爱史中。甚至有学者认为,曹雪芹“对没落贵族的哀叹和惋惜要大于其对没落贵族的批判和讽刺”。[4]张爱玲于20世纪40年代横空出世,以女性命运的多种形态和生命的欲望为创作视觉,对女性时代人生的境况进行深度自省和反思。研究者习惯把张爱玲的《金锁记》与《红楼梦》放在一起审视,并对前者给予过极高的赞誉:“我们的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5]

张爱玲感性与理性经验里所获得的末世之感,是她和《红楼梦》及其作者形成精神气质契合的渊源。她的末世之感主要是从这两种经验中离析出来的。一是早期经验里的失败感与没落感。根据弗洛伊德还原式的解梦法,追根溯源的童年创伤是梦的隐义,对她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早期经验里充满失败没落感,即便是1952年避居香港后的多种经历,也与她的早期经验构成连带关系。1937年17岁那次逃离父亲家,是她第一次迎受生命冷酷真相;
1939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将英格兰求学之梦改到了香港,是她对命运的委曲求全;
1942年从沦陷的香港退回到出生地,是她人生至此最无选择的选择。1940年《西风》杂志刊出了她的应征作品《天才梦》,其中很出名的一段话是:“……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噬性的小烦恼,生命只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样的句子,出自一位19岁少女的笔下,不能不说她性格里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敏感、忧郁、成熟、世故,过早涉入悲凉的世事已给她的心灵铺上了灰暗、苍凉的底色。二是对日渐式微的社会的危机感和忧患感。经过“五四”的扫荡,旧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已经沉沦,新的生活轨道并未完全形成,这是一个新旧之际的“末世”和乱世。加上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危机,普通人的生存已面临严重威胁。张爱玲曾在《五四遗事》一文中说:“像‘五四’这样的经验是忘不了的,无论湮没多久也还是在思想背景里。”香港和上海是张爱玲生活和书写的两个重要场景。作为新旧社会转形期的都市,这里是自由经济与传统文化共同产生作用的地方,交织着现代化的喧嚣和传统的没落多种元素。她曾在《传奇再版序》中表述过自己的困扰和恐慌:“如果我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张爱玲以这样“末世”创作心理,审视文化败落时期的人生状态和情感心理,表现人性在危机时代的扭曲变态。

家族盛衰之变是作家复杂情愫的重要源泉。和曹雪芹相似的是,张爱玲也有着显赫的家世,祖父张佩伦是清末“清流派”的重要人物,任李鸿章的幕僚,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祖辈的煊赫遮掩不了父辈的衰落。她对自己的贵族渊源是刻骨眷念的,“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这是《对照记——看老照相簿》里的一段话,这部书是张爱玲去世前的两年将自己的很多老照片配以文字,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书里共收照片54幅,大多是她的个照以及与家人朋友的合照,除此之外,最多的就是她祖父母的照片。张爱玲在书中说:“满目荒凉,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所以在这里占掉不和比例的篇幅。”到生命的最后,张爱玲都坚守信念:祖辈的贵族尊贵感与荣耀感,是自己一生最“需要”的精神支柱。

有学者评价说,“张爱玲是晚清的中国士大夫文化走向式微与没落之后的最后一个传人,……同时又生存于贵族文化的没落时期而携上了浓重的末世情调……”[6]张爱玲的经典人物如曹七巧(《金锁记》)、白流苏(《倾城之恋》)、顾曼桢(《半生缘》)等,她们对家世奢华迷离生活的怀旧眷恋,泄露了作家没落贵族的常见宿命论心理。和曹雪芹一样,张爱玲终其一生也没有完成对颠覆了的时代的超越。

三、悲剧意蕴:时代人生的共同观照

《红楼梦》持久地震撼历代读者心灵的文本魅力,还是在于它的悲剧意蕴,它是“悲剧中之悲剧”,[7]其人物无不与痛苦相始相终。曹雪芹将美好被毁灭的过程进行一咏三叹的描述,全然没有给读者任何传统阅读上的情感抚慰和满足;
读者在怜惜、诧异、激愤的复杂情感中,完成对这曲悲剧的审美体验,深深体味作家的末世悲哀,同时,“人们对《红楼梦》的兴趣就是对于世界、对于生活、对于人自身的兴趣。”[8]张爱玲与生俱来的贵族文化,因时代的没落而濡染了末世情调;
但她的末世情怀不止于个人命运,而是“许多人的命运”,是“更广大的”伤世情怀;
她创作里的种种病态人性世界,也是时代整体意义上的悲剧世界。

有人说张爱玲“破坏佳话,所以写得好小说”,[9]灰暗的人物色彩,扭曲变态的人性,堕落沉沦的文明,“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被破坏的佳话,无不是她悲观人生和悲剧意识的书写。

夏志清认为张爱玲是一个深刻描写“颓废中的文化”的“彻底的悲观主义者”;
[10]对满是疮痍的人生竟然能继续下去,张爱玲在小说《倾城之恋》给出的解释是:“人是活在一个时代里的,可是这个时代却在影子似的沉下去,人觉得是被抛弃了。”在被抛弃的生存危机里,人唯一的念头是惟有活下去才是真实的。张爱玲深受《红楼梦》悲剧意蕴的影响,1943年至1945年,她出版的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最能代表她的创作意识和创作风格,也是她与《红楼梦》之间渊源关系的确证。不可逃离的困境,无可奈何的式微,无能为力的挣扎,是贯穿于张爱玲作品的深沉悲叹。优秀的作家总是和他的人物合二为一,难分彼此,同曹雪芹类似,张爱玲将生命感受键入到了她的人物命运之中,她在《传奇再版序》里表述自己生存受到的严重威胁的体验:“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张爱玲用时代的故事,印证了曹雪芹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剧归宿的永恒意味。在新旧交替的时代,绝大多数作家以自觉的意识和积极入世精神,呼唤新生活或抨击旧世界,而张爱玲却专注于乱世中俗人俗事,将世俗的丑陋冷冷地撕毁给人看;
读者在这一幕幕人间悲剧中观照各自人生,这个“审丑”的过程和阅读《红楼梦》的“审美”过程是异质同构的。

按照大部分红学家的基本共识,曹雪芹是自觉触及到了悲剧的本原,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中也有专论主张《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张爱玲对人性与时代的彻底否定,是从她对人世的敌意和对人与事的否定情绪中离析出来的,因此,她的创作总是弥漫着苍凉的情调。面对生活,她的人物永远都是被动的参与者,平庸、消极、不思进取、听天由命,构成了天底下碌碌无为的平民生活。张爱玲曾在《自己的文章》一文中,剖析了自己的文学观与人生观,其中,既有她对“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总量”的深刻认识,也有她对“时代却在影子似的沉下去,人觉得自己被抛弃了”的悲凉观感。早年的失落于家庭,又与家庭一起失落于时代,与时代一起失落于历史,这些都使她复杂的心灵更为沉重。“对笼罩着这个家的‘昏睡’、‘沉下去’以及‘懒洋洋灰扑扑’的气氛的真切感受,是张爱玲捕捉到的最重要的信息”。[11]

张爱玲的叙事策略也无不深受《红楼梦》末世奢华铺陈的影响。精致的摆设、华丽的服装、讲究的起居、高雅的欣赏,张爱玲在这些生活细节上流连忘返,将它们与爱情、婚姻、家庭、金钱的叙事扣在起来,字里行间满是对奢华的叹息。“玫瑰紫绣花椅披桌布,大红平金五凤齐飞的围屏,水红软缎对联,绣着盘花篆字。梳妆台上红绿丝网络着银粉缸,银漱孟,银花瓶,里面满满盛着喜果。帐檐上垂下五彩攒金绕绒花球,花盆,如意,粽子,下面滴溜溜附着指头大的琉璃珠和尺来长的桃红穗子”,《金锁记》里对这些陈设不厌其烦的把玩,背后是她对颠覆了的时代的忧和怨;
贵族家世到张爱玲的经验世界里,就只剩下了这些奢华形式的无限遐想了。

陈寅恪先生说:“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苦痛,终于消灭而后已;
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显荣,身泰名遂。”[3]曹雪芹和张爱玲都有末世的“苦痛”,综观他们的作品,张爱玲对时代现实毫无幻想,比曹雪芹来得更绝望、冷漠。

虽然张爱玲在《忆胡适之》一文中,表示“像(对)一切的潮流一样,我永远在外面的”,但她无法超脱“文本的历史性”(the historicity of text) ,在文史互通的规律作用下,她的作品共同构成了她的文化背景,包括这部学术专论。张爱玲将《红楼梦》读得通透,读得物我莫辨,它既是她没落贵族精神气质的母体和根系,又是她悲剧意识的消解和终极皈依。

参考文献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04.

[2]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4:346.

[3]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1:85.

[4] 陈东林.质疑《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兼批红学研究的种种误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14.

[5] 柯灵.遥寄张爱玲[A].柯灵60年代文选1930——1992[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382.

[6] 余凌.张爱玲的感性世界——析《流言》[J].读书,1991(7).

[7]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296.

[8] 王蒙.红搂启示录[M].北京:三联书店,1991:258-259.

[9] 夏志清.张爱玲的短篇小说[J].台湾:文学杂志,1957(2):4.

推荐访问:红楼梦 简短 感受 读红楼梦感受简短【五篇】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精选5篇) 读红楼梦的感受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