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五篇】

“提问”是教师教学的手段,是建构课堂内容的“骨架”,更是学生学习的起始。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多而碎。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大大小小的问题往往有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五篇】,供大家参考。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五篇】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提问”是教师教学的手段,是建构课堂内容的“骨架”,更是学生学习的起始。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多而碎。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大大小小的问题往往有二三十个,“为什么”“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不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浅尝辄止。二是杂而乱。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是“由着性子”随意而问,没有思维的价值,甚至偏离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反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游离状态。三是大小失当。有时问题过大,学生不如从何下手,有时问题过小,缺乏一定的思维储量,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以上弊病,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有效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两个“中心问题”的设计,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有效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打开自主探究的通道;
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展开高层次的语文思维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简、美、实,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质。

一、 “有效提问”的特征

提问是否有效,最关键的就是“中心问题”的设计。“中心问题”是一节课或某个板块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主线,课堂中派生的其他小问题都与之有着相关的逻辑关系。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紧紧地围绕着它展开。“有效提问”应该有以下几个特征:

1. 明确的指向性。“有效提问”是教学目标的中心,也是课堂教学要解决的中心,它涵盖了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认知、思维、情感三维目标的达成。如苏教版一年级课文《司马光》,紧扣课题提出这样的中心问题:“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他是怎么砸的?”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学习,学生们明白了面对这样的一口装满水的大缸,司马光用石头使劲砸缸,这种救人的方法是最有效的,也更能体会到司马光的从容不迫、多谋善断。

2. 适度的开放性。这里的“开放”不仅指思维的开放,还表示解决的方法是多样的,评价的机制是灵活的。更为主要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有所提升,教师能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个性。如《咏华山》这一课,教师设计的中心问题是:“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感觉到了华山的高?”有的孩子说从“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这句话中感受到了华山比所有的山都高,只比太阳矮一点点;
有的孩子从课文的插图上感受到了华山的高,这也是可以的。因为插图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同样可以帮助解决问题。

二、 “有效提问”的原则

1. 提问目的要明确。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什么。因此,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设计不同的问题,切忌漫无目的地撒网。

2. 问题结构要简明。人的注意阈很短,而记忆由听觉得来的知识尤为有限。因此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必须严谨科学,做到在语言设计和运用上精心思考,巧妙安排。教师在问题确定后,要字斟句酌,力求问得明白、清楚、通俗、简练。一个问题若冗长、拖泥带水,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厌烦和乏味,有时连听也不愿听,更谈不上思考。如苏教版一年级课文《蚂蚁和蝈蝈》一课,教师就提出这样的中心问题:“夏天,蚂蚁在干什么?蝈蝈又在干什么?”

3. 问题难度要适宜。问题设计首先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水平, 太容易没有启发作用;
太难,学生望而生畏,起不到引导作用。问题的难度一般应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

4. 问题角度要新颖。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智力起源》一书中说过:“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了;
他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 因为和他“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联系。”因此教学提问要注意变换角度, 使其具有新鲜感, 以引起学生深思、多思的兴趣。长期这样培养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即使教师有讲不到的,学生自己也想得到,即达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效果。在学习四年级课文《推敲》这一课时,教师没有从故事的情节出发去设计问题,而是从人物特点的角度提出“默读课文,思考:你认识了( )的贾岛?”问题看似简单,却别具一格地解读了贾岛,有的学生读出了(专心致志)的贾岛,有的读出了 (有礼貌)的贾岛,还有的读出的(精益求精)的贾岛……教师感受着学生带来的一重重的阅读惊喜,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掌握了故事的情节,而人物形象从未如此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三、 有效提问的方式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问什么”的问题, 还有“怎么问”的问题。要想提问更有效,就要讲究提问的方法与技术。

1. 课题质疑,以疑导学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不仅要“解惑”,更要引导学生“生惑”。课题质疑是最常见的主动提问方式,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多,教师要精心选择其中的一两个作为中心问题,进而有效地展开学习活动。如六年级课文《三亚落日》,在课题板书后,围绕课题,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三亚在哪里?三亚有什么特色?为什么写日出呢?三亚落日是什么样的……在这些问题当中,教师选择了“在作者眼中,三亚落日是什么样的?”这一个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抓住了课文的主线,而且教学板块非常清晰,再配以简洁的板书加以呼应,学生不仅领略到三亚的落日美,更徜徉于汉语的文字美中。

2. 点中心词语,巧妙连接

文章都有一定的主旨,主旨有的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有的则突出地表现在一些关键词句中,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如五年级课文《秦兵马俑》这篇课文,就可以抓住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三个词设计中心问题:“默读课文,你从哪儿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又从哪儿感受到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呢?圈画有关词句,简单批注。”通过这样的批注自学板块,学生基本上能感受到秦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精湛工艺。

3. 抓核心句子,合理分解

很多课文中都有那么一两句画龙点睛的句子,或概括课文内容,或蕴含文本中心,或架构文章结构等,抓住这些句子,往往能够产生设计核心问题的灵感。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一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了四次,这句话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巧妙地架构了文章的结构。教学时可以抓住这句话来设计:“‘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好’在哪些方面?你从哪些句子中具体体会到它的‘好’?”然后引导学生分别从“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有震耳欲聋的鼓声”、“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有匆匆变幻的舞姿”四个方面来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四、 有效提问的注意点

1. 教师的问题描述要清晰、简练,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一听就知道。不要模棱两可,让学生云里雾里,不知如何下手。中高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大,提问时最好用小黑板或多媒体出示,既清晰又利于学生思考。面对低年级学生,多以口头描述为主,适当辅导图文。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教师口头描述时,板书“缸?”,“司马光是怎么砸缸的?”也可以变换成“砸缸?”学生一看就明白了。

2. 提出的问题必须有思考的价值,能激发不同角度的思维,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共鸣,进而对所学内容更深层的思考,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如《三亚落日》,“这么美的落日,在你眼里像什么?”学生的回答各具特色“三亚的落日像一只硕大的红色气球”,“三亚落日像一颗圆溜溜的糖果”……

3. 教师的发问要把握好提问时机,有时在课始,有时在课中,发问的态度自然,面向全体学生发问,提问之后要让学生有时间思考。抽答面要广,努力使大部分的学生都有机会作答,哪怕是错的也应该尊重鼓励,并且适时、巧妙地为学生提供线索,打开思路,启发他们正确地回答问题。

五、 有效提问与自主学习

有效提问,让学生多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教师多一些倾听的机会,少一些枯燥的讲授。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所限,低年级课堂可以设计一到两个小的中心问题,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课文,小到圈画重点词语,引领学生慢慢走进自主学习的殿堂。三年级开始,就可以针对某一自然段提出中心问题,让学生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自主学习,学会在关键词句处进行简单批注。升入五年级后,整堂课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学生要能进行高效地自主学习整篇课文,抓住中心,批注交流,并针对某一重难点进行辩论。教师整堂课的讲解不超过15分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就是他们展示的舞台。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字] 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训练

在语文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语文新课标十分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根据我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从五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其乐融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中学生可以民主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如在教学《三亚落日》时,有这样的片断:我引导学生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品读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文,也欣赏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景,设想你现在就置身在这酥软细的沙滩上迎着徐徐拂来的暖风,看着火焰和落日如诗般地滑落,你想说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说,三亚落日,你是一幅迷人的画,我已陶醉在你美妙绝伦的画面中;
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歌,一首属于大自然的歌!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情趣盎然的诗!一首美妙绝伦的诗!一首情景交融的诗!一首充满热带风情的诗!后来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文来自己创作几首诗,学生们诗兴大起,创作的很不错,如:醉看夕阳归,人在画中游;
蓝天碧海热带情,三亚落日醉游人;
三亚落日无限好,美妙绝伦惹人爱。画也罢、歌也好、诗也行,无论你是怎样的画,怎样的歌,怎样的诗,只要是你真情的流淌,内心的言吐,老师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的催化剂,用民主、自由、宽容、激励来取代强制专断与师道尊严,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引导质疑探究

创新源于“发展的需要”,没有内心那份真实而强烈的求知欲是很难有新的发现和创造的。阅读更是如此,因为阅读是一个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重点段落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的2-6自然段,画出伯诺德一家在危险到来时表现的句子。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疑问?学生马上就进行画句,思考,提出了许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轻轻地把蜡烛吹熄,而不是重重地吹熄呢?”。“这时候,大儿子慢慢地站起来,按理来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蜡烛也越来越短,杰克应该迅速地站起来,马上把蜡烛端走,为什么还这样的慢慢吞吞呢?这岂不增加了危险?”;
“杰克只是想要借搬柴生火的理由端走蜡烛,可是他没有成功,蜡烛又被夺回。既然蜡烛无法端走,他为什么还要去搬回一捆木柴,这还有意义吗?”……学生能抓住人物外在表现和人物内心以及与当时环境所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并且学生通过读课文,又将问题一个个解决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个“质疑――探究――释疑”的求知过程。鲜明的体现了一个自主求知、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过程。

三、尊重独特体验――创新的“助推器”

语文学习是一个自悟自得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悟自得,正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例如在指导朗读《半截蜡烛》一文这样的一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我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会怎样说这句话?着重说好哪个字或词?为什么?”生答:“如果我是伯诺德夫人,我会有礼貌地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先生们’这个词,因为只有有礼貌地说,才不会使敌人起疑心。”;
“我会从容地说这句话,着重说好‘瞧’这个字,因为这样可以不露声色,并且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油灯上,而最终放弃蜡烛。”;
“我会非常镇定地来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这盏灯’,镇定可以让德国军官毫无察觉,而着重说好‘这盏灯’,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和视线吸引到油灯上”;
“我会用平静的语调来说好‘亮些’,因为只有让军官感觉到油灯比蜡烛亮,敌人才会使用油灯而不用蜡烛。”我并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读这句话。尽管大家朗读的方式不同,但是大家朗读中都能感受到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冷静。

四、启动丰富想象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创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创造性思维,往往就从丰富的想象中产生。

在指导体学习《二泉映月》四、五自然段时,我一开始用一句话“阿炳多么希望能够有一天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激起学生对主人公阿炳的美好愿望的强烈期待,这与下文阿炳在二泉边听泉的现实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能时而进一步激起认知冲突,时而“语调沉郁”地描述,时而“沉痛凄凉”地独白,时而一唱三叹式地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神情专注,渐入佳境。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文本的空白点。课文对阿炳苦难的身世、生活的穷困仅用聊聊数句加以概括性介绍,但这对体会阿炳热爱音乐、与命运不屈抗争的思想情感以及乐曲的意境却举足轻重,在片段一中,我能抓住“卖艺情景”的生活感知,接着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设置三个卖艺场景,让学生自选一个,进一步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悲惨遭遇和执着追求,在如泣如诉、低回起伏的“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一段段结合自身独特体验、包含情感的语言喷涌而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

还有教师应始终扣住文本语言特别是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充分发挥教材这个 文本的作用。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句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抓住“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展开教学;
后来我先扬后抑,再次用语言描绘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阿炳演奏乐曲的情景,引导学生想开去,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回归文本,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句子“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至此,一个不屈而又执着的阿炳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课堂争辩是不少学生喜欢尝试的一种实践活动,历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汤姆爸爸说的“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能大胆假想,让学生轮流扮演“汤姆的爸爸”,自己扮演“汤姆”,就“汤姆”怎样想尽理由说服爸爸把鱼带回家,“汤姆的爸爸”怎样耐心说服“汤姆”把鱼放掉展开激烈辩论,这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领悟,也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此外还有简笔划、猜谜语、编抄报、组织观察、表演等实践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有效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在印尼达雅克人的高脚屋以及菲律宾的高脚屋中,墙壁都采用原木、竹篾和芦苇为主材编制,既轻灵耐久,又可达到通风防潮的目的。印尼巴厘岛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休息社交场所———凉亭。凉亭四面开敞,宽敞舒适,多采用原木为框架、芦苇茅草为顶,极适合热带环境特征。通过建筑物错落布设实现。东南亚民居整体而言,因地形布设,高低错落,疏落有致。以印尼巴厘岛为例,习惯大家庭居住在一起,整个家族居所以若干干栏式独立住房、家庙、巴厘岛特有凉亭构成,独立的建筑之间留出充裕的开敞空间,既达到亲近自然、促进交流之目的,也可引导自然风在建筑物之间的流动。2.水体利用在东南亚人居环境中,水是常见元素。该区域处于海洋环抱之中,降雨丰富,当地人对水非常热爱。对诸如印度教、佛教等宗教的虔诚信仰,又让他们相信水不但可营造或灵动、或禅静的美好氛围,而且具有洗涤身心不洁物的强大力量。以下所列是东南亚人居环境之中对水体利用的主要目的。(1)装饰美化,营造静谧禅境。无论是在城市公共空间,还是在私家庭院,都可见到喷泉、池塘等水体造景。水中常会放养金鱼,并有芦苇、荷花等植物,起到装点美化之功效(图略)。(2)院落生态、气温、湿度调节。水景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除了美化功效之外,还有助于微气候调节。东南亚地区气温高,在热带季风气候区还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之分。在此区域的人居环境之中布设水景,不失为一种顺应本地气候条件的朴素策略。水景的利用,再一次印证了人居环境中人工景观形成,绝非单纯出于观赏和审美的需求,而是体现了营造方式对各种自然因素的适应。

    遮荫鉴于东南亚地区强烈的日照高温气候条件,遮荫成为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需求。遮荫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1)屋檐(宽连廊)。东南亚民居建筑,多采用陡斜坡屋顶、大屋檐设计,并多附带宽阔的连廊。坡顶可满足多雨带来的屋顶排水的需要,大屋檐和宽连廊则起到遮荫之功效。此外,大屋檐和宽连廊之下的空间属于半开放空间,可满足一定的社会交往的需求。(2)阔叶高树。除了人工建筑物之外,保留与种植树形高大、枝叶茂盛的热带树木,可发挥良好的遮荫效果。除了传统民居建筑之外,东南亚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秉承了基于本地条件的生态设计,如杨经文设计的位于马拉西亚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而不需要空调的大厦,这是对传统经验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生态建筑的尝试。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东南亚人居环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地方材料的运用东南亚地区出产丰富的藤、木、竹、芦苇等材料,这些材料被用作人居营建的主材。无论是房屋建筑中的原木梁、柱、门窗,还是作为墙壁使用的石材、泥土,都取自本地。日常用具和容器、装饰品,也大多由本地材料制作而成,充分发挥了物尽其用之目的。本地材料的使用,可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对植被丰茂的东南亚而言不失为一种低碳可持续的策略。2.地方工艺、手工民居建筑的模式几乎都是未经设计的传统的延续。3.而营造工艺与技术,也全凭当地人代代相传的经验习得。民居自然衰败之后重建,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生命历程,并且营建与居住的过程,赋予民居建筑强烈的记忆性特征。建造过程自身就是亲邻相聚交流的一次机会。本地生态保持东南亚民居建筑多顺应自然因素修建,诸如地形、自然水体、植被等生态背景得以最大化保持。这与当地经济技术现状相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本地人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人居环境的宜人性总体上而言,东南亚地区的人居环境具有强烈的场所精神,它从整体上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与自身环境特征。对传统的继承使居民在精神上有高度的归属感,并对外来游客产生独特的吸引力。东南亚人居环境的宜人性,主要体现在家族聚居的传统方面。以印尼巴厘岛为例,大家庭倾向于邻近聚居,共同在家庙里供奉先祖,便于商议家族事宜。家族聚居以及对祖先和神灵的供奉,使人们产生了家族凝聚力,满足他们的交流需求。开敞空间及凉亭的布设,满足日常社交需要。亲密的血缘关系,共同的信仰,营造出安全、舒适、亲密的人居氛围。人居环境的宗教性表现东南亚地区居民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如泰国95%的民众是佛教信徒,而印尼虽然无国教,但法律规定“全民都必须信仰宗教”。这样的背景下,东南亚人居环境被宗教打上深刻印记。除寺庙、佛塔等宗教建筑之外,人们日常生活的装饰也多采用宗教意义的图纹,如图6、7所示。日常生活中用鲜花、净水、果品等对神灵的供奉,也构成该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

    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必然受到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深刻影响,并受到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冲击,但东南亚的建筑人居风格至今仍鲜明维持,完全有赖于以下3个方面因素。(一)本地人对风格的遵照与坚持本地文化的内聚力以及本地人对地方性的坚持,是风格形成及存续的重要因素。以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为例:巴厘岛有过被荷兰统治34年和日本占领3年的历史,当前也是吸引来自于澳洲、中国、日本、欧洲等地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但“巴厘岛风格”鲜明并广为人知。在记载之中,20世纪初,荷兰人决定征服该岛,巴厘岛土着在抗争无效之后,选择大规模集体自杀,1906年登巴萨王室贵族几乎全部自杀于荷兰军队面前。这一事件引起欧洲震撼,迫使殖民者实行较人道的统治,也使巴厘岛的传统文化特色得以延续[7]。今日外来游客云集,却也并未给巴厘岛当地人的精神状态与本地景观产生显着影响。(二)宗教和传统的力量宗教与传统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样以印尼的巴厘岛为例:巴厘岛本地人绝大部分信仰印度教,这一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并亲近自然。因为相信椰子树上有神灵,因此巴厘岛的建筑物一律不超过4层楼高度,即使旅游业繁荣几十年依然如此,由此可见宗教与传统力量的惊人。(三)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当前除新加坡外,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与地区经济处于相对欠发达状态。而城市化的历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必然会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30余年里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在城市崛起和人居环境现代化、科技化方面提供支持,同时也加速了人居环境传统与文脉的割裂。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东南亚地区普遍落后的经济状态,也是当地人居环境传统特征得以保持的重要因素。

    在快速城市化的历程中,众多扩张中的城市失去传统,盲目向前,完全迷失了人居环境为人而建造的本旨。东南亚是具有鲜明特征的区域,期待唤起城市规划与设计相关管理及专业人员对人居环境生态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的重视。此外,就东南亚地区的典型地区而言,尽管当前人居环境的地方性特性得以保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日益变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多样化进展,势必会对这些特征的传承带来挑战。这也是值得人居环境领域学者继续关注的。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三次专家会议于2015年6月2日至4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学习创新”。此次会议旨在贯彻2014年11月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在各个国家的落实。

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和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代表,美国、加拿大、瑞典、日本、老挝、俄罗斯、蒙古、菲律宾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中国教育部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专家,中青视线研究团队,北京、上海、广东、湖北、江西、河北等省市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校长、教师代表等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到会致辞,副院长褚宏启主持开幕式,副院长张军在闭幕式上做了总结发言

一、专家主要观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联盟主席霍普金斯(Charles Hopkins)在题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优质教育的贡献》(The Contributions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 to Quality Education)的报告中强调了以下3个方面:一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评估方法的创新,同时改变了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需要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
二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给予课程更多的意义,使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与社会建设相结合;
三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优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教育的附属品。

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报告《塑造我们希望的未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监测与评估报告》(Shaping the Future We Want:
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5-2014)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Report)起草人、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可持续发展教育协调员巴克勒(Carolee Buckler)在题为《2014年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回顾与主要结论》(Review and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ESD World Conference in 2014)的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人们通过全机构方式(Whole Institute Approach)①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参与程度不断深入,期待各国能够在政策指引、行政支持方面做出努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主任帕迪拉(Danilo Padilla)在题为《可持续发展教育:今天与明天》(ESD:
Today and Tomorrow)的报告中指出,在区域官方机构的重视与推进下,可持续发展教育已逐渐融入正规教育。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了《非物质文化教育区域指南》(Regional Guide for the Study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为可持续的未来提出了创新的教学方法。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亚太地区很多国家积累了一些优秀的跨学科学习的案例:越南的案例中总结了利用声音的来源,将传统的音乐融入到七年级的物理课当中的经验;
巴基斯坦将传统的刺绣技艺、传统书法融入到历史教学当中,鼓励学生欣赏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帕迪拉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需要每个人、每个社会阶层、每个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即在教育和学习的各个层面与领域行动起来,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

日本宫城教育大学教授世濑智纪(Tomonori Ichinose)在题为《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如何提高教育者的能力和改进学习者的创新力》(How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Educators and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Learners Regarding ESD to Fit into GAP)的报告中分享了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学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亲密的伙伴关系、学校面向外界开放,让更多的当地居民参与到学校活动中能大大增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效果。人们通常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强调合作性与实证性,伴随着小组学习的体验式学习和探究活动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最为普遍的学习形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史根东在题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唤――未来五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之路》(ESD:
the Call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inking on ESD for the Next Five Years)的报告中介绍了未来五年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路,即“一个主导、三个强化、一个落点”。“一个主导”就是以国家或者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为主导;
“三个强化”是强化教育工作者培训、强化实验学校和实验区的建设、强化可持续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实验;
“一个落点”是有效提升青少年可持续学习素养。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巧玲在题为《可持续发展素养的结构框架与实践应用》(The Structur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tainment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尊重资源和环境教育,拓展到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知识、能力、可持续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有效地培养了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素养。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局长周飞在题为《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塑造面向未来的优质教育》(Shape Future Oriented High-quality Education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的报告中表示,可持续发展教育推动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发展,尤其是在可持续教与学方式探索和实践方面获益良多。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教育顾问安文铸教授在题为《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习创新课堂范式》(An Innovative Teaching Paradigm Dedicated to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习创新课堂范式做了梳理与总结,分享了区域推进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同时也展示了禅城区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中所取得的教育教学创新成果。

二、对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走势的预测

(一)国际合作将是推进亚太各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

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愈加需要国际合作。史根东在报告中希望各国改变孤芳自赏、孤军作战的状况。他指出,“国际合作的目的就是更好实现信息交流、人员交流、技术交流,从而使得各方的研究在国际大潮流的推动下产生更有效的成绩。中国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联盟更好地加强联系,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更深入地展开研讨,以更好执行《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可持续发展教育协调员巴克勒指出,曼尼托巴省建立了新的国际网络学习环境,同时与欧洲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合作,亦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成为了中国的合作伙伴,主要目的是相互学习,互通有无。

(二)基于数据的研究正在成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深度研究的重要方法

此次会议中,大部分国内外专家在报告中都详细列出了调查研究、评估过程的数据,显示了实践研究过程的真实性、规范性与可行性。

例如,《塑造我们的未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监测与评估报告》撰写人巴克勒在与大家分享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时,阐述了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践研究与评估方法,让参会者更好地了解评估报告的撰写过程。

(三)全机构参与正在成为推进地区与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方略

《塑造我们的未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监测与评估报告》总结了十年来的主要成果和趋势,其中谈到了运用“全机构方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即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主流化,将其纳入教育与学习实践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将可持续发展植入学校课程编排和学习过程、基础设施和日常工作、与周边社区互动、学校治理和能力建设等当中。

在本次会议上,以巴克勒与美国西华盛顿大学教授诺尔莱特(Victor Norlet)为代表的很多专家在专题报告中都论证了全机构参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诺尔莱特教授介绍:“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完成的;
现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涉及到很多机构的、多层次的努力。”

专家们还谈到,很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项目的数量都在增加,并由原来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到目前的各种组织机构通力合作。当前,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持续关注,全机构方式必将成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策略。

(四)教育工作者培训将成为亚太地区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会议期间,史根东向参会代表介绍了中国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承担《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中“优先行动领域三”所提出的“培养教育工作者和培训人员能力”这一专项工作,并就培训教材内容的设计与编写同与会专家开展了讨论并达成共识:以中方提交的《亚太地区ESD教育者培训手册(征求意见稿)》(The Teacher Training Manual on ESD in Asia-Pacific(exposure draft))为基础,继续修改完善,同时各国积极提供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争取在2016年召开的第四次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会议时,用作对首批中国与亚太其他国家教育工作者培训的范本。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项目部主任佩尔森(Magnus Persson)认为,“中方的雄心勃勃的思路和扎实工作为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作出了贡献,《亚太地区ESD教育者培训手册(征求意见稿)》的编写必将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培训范本,更好地助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

三、结语

《庄子・秋水》中有“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其核心在于视野。第三次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会议带给我们更广阔的视角,让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学习、分享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区、国家、全球的发展进程。

虽然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有了较大的进展,很多国家也都在做出努力推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并编制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但是,能否长久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然需要政府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的支持,需要研究者、实践者不断深入学习、研究、思考与探索,将教育融入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之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伦坡计划;
东南亚;
援助

中图分类号:K7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42-02

科伦坡计划是由英国于1950年在英联邦内部倡导的一项援助东南亚落后地区的计划。该计划旨在加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使该地区的国家尽快摆脱贫困,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计划是亚洲第一个、国家间相互援助的计划,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的计划之一,直到今天,科伦坡计划仍然发挥着作用。二战中,东南亚地区同样遭到了严重的战争摧残,战后,东南亚国家国力衰退殆尽,{1}“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不及美国的二十分之一……随着欧洲殖民帝国在亚非的崩溃,产生了一系列独立的国家,这些国家贫穷、落后,极其需要发展的资本以消除贫困,”国民经济也同样需要恢复和重建。同时,东南亚地区反对帝国主义的情绪不断高涨,民族主义发展迅速,苏联共产主义的宣传更是热火朝天,所以,西方国家在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但是二战使英国元气大伤,从一流大国的地位上滑落了下来,所以,执行“科伦坡计划”就必然离不开二战后的超级大国,即美国的支持。英国及其英联邦国家极力拉拢美国加入该计划,就是希望美国能够承受更多的资金援助责任。

那么,美国针对“科伦坡计划”大致是持一种什么态度呢?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届政府,对这一计划有着不太相同的态度。

一、杜鲁门时期对科伦坡计划的态度

杜鲁门时期,一直对“科伦坡计划”采取“若即若离”的态度。究其原因,首先,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东南亚作为橡胶、 锡和汽油等原料产地,全球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对自由世界来说非常重要”。{2}其次,对美国来说,“东南亚成为从日本向南延伸到印度半岛的遏制线上的重要一段,全球这一地区的三个重要非共产党基地,即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南亚不受克里姆林宫控制。” {3}“在美国看来,……如果该地区处于共产主义的控制之下将会对整个自由世界构成严重的威胁。……东南亚国家的命运被连接为一个整体,杜鲁门及其战略家们把东南亚视为一个极其脆弱的地区,认为该地区任何一个国家出现政治动荡或者共产主义化都将威胁到其他国家。

1950年 5月,美国决定向东南亚国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试图通过援助来复兴东南亚和加强该地区抵抗共产主义扩张的能力,以解决美国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的政策困境。”{4}

这就是基于冷战战略的考虑而进行的判断,即遏制亚洲共产主义的扩张,拉拢尽量多的亚洲非共产主义国家进入自由世界的发展模式。所以,东南亚地区,再加上其国家自身地理和资源的优越性, 便成为了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注对象。

但是,美国深知英国发动“科伦坡计划”,是为了抵制美国的“第四点计划”进入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即东南亚地区。英国极力想扩大自己在科伦坡计划中的权利,希望设立协商委员会的同时再设立一个秘书处,通过这些机构对来自各种渠道的援助进行协调,但是美国认为英国再设立一个秘书处的做法,非常之不合适。“坚持通过双边方式向南亚、东南亚地区提供经济援助。”{5}由于这些原因,美国一直徘徊在科伦坡计划的大门之外,在1951年2月12日,才正式加入了该计划。

二、艾森豪威尔时期

艾森豪威尔与杜鲁门两届政府,虽都同属于冷战遏制战略的大范畴之下,但由于新中国的成立;
朝鲜战争的爆发;
赫鲁晓夫掌权克里姆林宫,推行“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外交政策,这一系列大事件的发生,便把白宫的目光从欧洲引到了亚洲地区。所以,艾森豪威尔政府便把针对亚洲的遏制政策较杜鲁门时期,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这一调整,就使得美国对科伦坡计划的态度由“若即若离”变成了“取而代之”。

1954 年 8月 20 日,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了名为《当前美国对远东政策》的 NSC5429/2 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提出:在自立与互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推动亚洲自由国家、包括日本及尽可能多的科伦坡国家,迅速建立一个经济集团,并通过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和援助,使这些国家能够获得维护其政治独立所必需的经济及社会力量。{6}这里提到的一个经济团体,就是指“亚洲自由国家经济集团”。美国内部认为:

“科伦坡计划”成员广泛,几乎包括了南亚、东南亚地区所有非共产党国家;
该计划一直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与美国的东南亚援助政策具有一致性{7}。艾森豪威尔政府希望组建的新的“亚洲经济集团”来取代或者兼并英国的“科伦坡计划”组织,从而夺取在东南亚甚至是亚洲的主导权,排挤掉其他来自自由世界的势力,以达到称霸全球的战略目的。

由于当时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国内正采取财政紧缩的政策,而且国会也不同意往亚洲地区拨去更多的款项,所以,最终导致了建立“亚洲自由国家经济集团”构想的流产。

总之,由英国及其英联邦国家倡导的科伦坡计划,与美国的东南亚政策在中心思想方面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加强对这一地区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援助,来阻止这一地区进入到共产主义阵营。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届政府的运作下,“旨在促进西方阵营各国发展的国际制度框架和美国倡导的现代化计划的轮廓也形成了。伴随着一系列国家和民族发展计划以及新的国际体系框架的建立,英美等西方国家竭力推行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希望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发展模式方面把第三世界融入其领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也希望通过一系列援助计划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扩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影响,来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进行竞争。”{8}

若即若离也好,取而代之也罢,白宫都是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反复地掂量着东南亚地区的“含金量”,不断地盘算着援助出去的资金怎么能有最好的收益,既能扩大自己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使自己在与其他自由世界国家争夺势力范围的行动中占据优势地位;
还能实现遏制亚洲共产主义势力扩张的目的。因此,可以说,一切外交行为都是为本国国家利益服务的,国家利益的需求便是外交政策的指引方向,美国的这些外交行为,便是这一说法最好的佐证。

注释:

{1}孙建党.科伦坡计划及其对战后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援助[J].东南亚研究,2006,(2).

{2}PPS文件.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M](1949年 3月29日),转引自:入江昭、孔华润:《巨大的转变:美国与东亚(1931―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P196.

{3}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美国史论文集[M] .上海:三联书店,1980.

{4}孙建党.冷战与科伦坡计划的起源.历史教学(高校版)[J]2007,(9).

{5}邹志明.弛张有度,和斗相兼――英美两国在“科伦坡计划”上的分歧与协调.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6}贺书丹.美国的东南亚援助政策与科伦坡计划.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8(4).

推荐访问:落日 教学设计 五篇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五篇】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