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五篇】

中国饮食之讲究精细者莫过于历朝历代的宫廷与贵族们,烹饪技艺也在当权者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过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清代是封建官僚体系之集大成者,它沿袭并发展了前代奢侈的贵族饮食生活,而红楼梦正是描写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五篇】

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红楼梦 饮食生活 清朝贵族

中图分类号:K8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

一、引言

中国饮食之讲究精细者莫过于历朝历代的宫廷与贵族们,烹饪技艺也在当权者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过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清代是封建官僚体系之集大成者,它沿袭并发展了前代奢侈的贵族饮食生活,而红楼梦正是描写盛清时期当权者们的腐朽奢侈生活。

二、红楼梦中的饮食描写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总所周知,《红楼梦》中主要描写的金陵望族的贾府,里面的重要人物如贾母、宝玉、黛玉、宝钗和王熙凤等人个个娇贵无比,他们的饮食生活真可以说是穷极奢华。

写吃,《红楼梦》是最特殊的一部。这部书中写吃喝,不仅用的笔墨多,而且精彩,全书中写了多次筵宴,含意深刻而又意趣横生,在写吃喝的笔墨运用上,也是独一无二。

第三十四回中,宝玉被打了个半死,躺在炕上不能动弹。袭人到王夫人屋里去禀报宝玉的伤情,王夫人叫带回两瓶香露去给宝玉吃。袭人看时,只见两个玻璃小瓶,却有三寸大小,上面螺丝银盖,鹅黄笺上写着“木樨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而这两种饮料,均向皇帝进宫过,可见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高级饮料。王夫人问想吃什么,宝玉笑道:“也倒不想什么吃,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花儿的汤还好些。”贾母听到,便一叠声地叫人做去。莲叶羹,论用料,并非最贵重,费的工夫,也不算最绝。然而,用薛姨妈的话说“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

再看第四十九回,作者用很多笔墨,写那些侯门小姐围在一起烧烤生鹿肉吃,津津有味,亦兴致勃勃。这个情节写得十分精彩。吃,是为了填饱肚子或者是为解馋,于这些人都已是不相干的了。他们此举都不是口腹之需,而只是好玩,于吃中表现的,是一种情趣。第八回中写到,薛姨妈进京宝玉去看望,姨妈留饭,除拿出糟鹅掌鸭信等南方风味的菜肴招待,还做了酸笋鸡皮汤,宝玉大喝了两碗。酸笋是西南地区各省人民喜欢吃的一种素菜,不但在京城是罕物,即使在江南也是不多见。由此可见,红楼中贵族的奢华生活。

贾府的奢华可以从《红楼梦》情节上体现出来。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命熙凤用茄鲞喂她。姥姥吃了两口,味道甚佳,便请教说:“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可谓贾府的饮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无独有偶,有一天宝玉问晴雯:“今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晴雯道:“快别提。一送了来,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饭,就放在那里”。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了给我孙子吃去罢。”她就叫人拿了家去了。一碟子豆腐皮包子何以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兴趣?原来这种包子不寻常,远非肉包子可比。其高贵之处首先在于豆腐皮的制作特殊,首先将做豆腐的原汁豆浆煮沸,不加凝固剂,使之冷却,漂浮在锅面上的脂肪和蛋白质会结出一层皮来,然后把它挑起晾干,才能得到一张豆腐皮。

《红楼梦》中,粥饭和菜肴种类繁多,如粥有碧粳粥、鸭子肉粥、枣熬粳米粥、燕窝粥、红稻米粥、腊八粥和江米粥等。饭有白粳米饭、碧粳粥和绿畦香稻粳米饭等。《红楼梦》中的菜肴,主要有腌胭脂鹅脯、酒酿蒸鸭子、糟鹅掌、火腿鲜笋汤、酸笋鸡皮汤和虾丸鸡皮汤等等。汤羹种类繁多,营养价值丰富。而且从饮料方面看,红楼梦中提到的也是数不胜数。在茶方面,提到的就有两百多处。

《红楼梦》对贵族家庭尤其是贾府的饮食生活作了传神细致的描写,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独特的《红楼梦》饮食谱。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期,正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再“康乾盛世”出现了极大的繁荣,城市中北销南运的小商摊贩人来客往,酒店、茶楼鳞次栉比,形成了风味殊异、各具特色的贵族们的饮食文化。

三、清朝贵族对饮食的要求

饮食,往往蕴涵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的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是社会意义。

清朝贵族们对饮食要求特别严格。从造型上出发,到原料加工上,从味道到意趣,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口味得到保证,烹饪菜肴除了注意严格的选材之外,在烹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精细加工,特别是火候和口味,都有严格的标准。而且每次烹饪的肴馔,经常要将使用的原料和调料记录,菜肴要“色香味形”俱全。经分析,主要五个方面的讲究。

一是讲究奢侈。贵族们既有山珍海味,又有天底下的稀世珍品供品尝,可以说是汇集了天下美食,奢华之极令人瞠目结舌。

二是讲究精细。贵族们的饮食追求精致、精美,为了满足生活上的享受,他们对饮食的外在要求也及其高。

三是讲究味道。味道是饮食重要标准,贵族们的饮食讲究口味的独特性、多样性、丰富性。

四是讲究营养。营养是饮食的前提条件。贵族们的饮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饮食营养,保证贵族们的健康体魄。

五是讲究意趣。“意”用今天的话理解就是“意味”之意;“趣”,情趣也。“意趣”主要指心灵活动的内容。

贵族们不仅享用着精致、奢华的佳肴珍馔,而且特别注重在吃的过程中,受用无限意趣,以获得更多的精神愉悦。

四、结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此这般居上位者享尽富贵,居下位者吃尽苦头。本文通过描述荣国府过的如何奢华、如何豪贵的生活,展示了清朝贵族们的奢华生活,分析了他们对饮食的奢侈要求。在这奢华豪贵背后,间接反映了平民百姓的凄苦生活。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俞平伯.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8年版.

[3]徐悦.红楼梦中的养生术.科学之友.2008(6).

[4]金兰.近三十年红楼梦饮食文化研究综述.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8(4).

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红楼梦》里的贾府是京中望族,“钟鸣鼎食”、“诗礼簪缨”,对饮茶的讲究自然也不同于平民百姓之家,尊贵的长辈们更是讲究诸多,不要说烹茶、饮茶的用具追求奢华,所饮茶类也要显示出名门望族的身份,以不失高贵的地位,彰显贵族之家的风范。据统计,《红楼梦》全书270余处写到茶字。

其中文中提到的“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龙井茶”等,均为古代朝庭贡茶。可见贾府的地位之高,连日常小饮都和皇宫不相上下。

小说第四十一回“品茶栊翠庵”,当妙玉捧茶给贾母时,贾母初以为是“六安茶”而不吃,当被告知为“老君眉”后才吃。明人屠隆《考余事》中曾列出最为当时人称道的茶有六品,即“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六安茶”列为六品之一,以茶香醇厚而著称于世。在《红楼梦》诞生时代,“六安茶”与西湖龙井茶同属天下名茶,为珍贵的贡茶,属于不发酵的绿茶类。而“老君眉”为岳阳洞庭君山所产的“君山银针茶” ,属于轻微发酵茶中的黄茶类。贾母不爱吃“六安茶”,而喜欢“老君眉”,首先是因为日常生活习惯所致。贾府在北方,而北方居民多喜饮花茶类和发酵茶类。贾母方才吃了酒肉,而茶叶功效中就有醒酒去肥腻之效,加上贾母年事已高,脾胃虚弱,饮滋味醇和的茶较为适合。因为发酵茶的去腻消食功效要好于不发酵茶;
其次是符合贾母德高望重、一家之母的身份,取“老君”、“长寿”之意,显示身份。

茶具在《红楼梦》中出现的次数也比较多,大有非名器不饮之嫌。比如在王夫人的正室里,茗碗瓶花俱备;
在贾母的花厅上,摆着洋漆茶盘,里面放着旧窑什锦小茶杯;
而妙玉用的绿玉斗精巧雅致,更不同一般。在“品茶栊翠庵”中,对茶具的描写尤为详细:“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里所说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及脱胎填白盖碗都是明代成化年间官窑所产的青瓷茶具,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为清代福州所产的“雕填”品种的名贵漆器茶具。

《红楼梦》中妙玉论茶道有一段精彩的文字: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通过这些关于水的描述给人以更多的烹茶用水的知识,同时也表现了曹雪芹在茶道方面的深厚修养。

名茶、好水、美器均已齐备,然而“烹”和“沏”也不能忽略。在小说中妙玉的沏茶用水也多有详述。在给贾母沏茶时,她用贮水得法的隔年雨水烹了茶来;
在给宝钗、黛玉等人沏茶时,她却亲自到风炉上扇沸了水沏,而且用的还是“五年前她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说明了她已完全掌握了用多高的水温,用什么样的水来沏怎样的茶。茶已沏好,待众人品饮之时,妙玉也有名言:“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借助妙玉的茶道展示,我们也不难看出曹雪芹对茶道的圆熟与独到。

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茶 食用 《红楼梦》

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1]P3“一云早取为茶,晚取为茗。”[1]P114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早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正如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所言:“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随着历史发展和人们饮食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求精,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料了,其作用绝不仅限于饮用,而是与食用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比较广泛的食用方面的价值,形成了独特而巧妙的“饮”与“食”的结合。这些在《红楼梦》[2]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及。

一、 以物佐茶:“姨妈在那里摆茶果子呢”

所谓佐茶,是指茶在饮用过程中,不再是单纯地喝,而是辅以相应的点心、果子之类,这种佐茶之物便称之为“茶果”或者“果茶”。

据有关资料记载,“茶果”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唐代修撰《晋书》时是以臧荣绪的《晋书》为蓝本的,兼采用笔记小说的记载,间或参考其他文献,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得出,在晋代不仅已经形成“茶果”的系列食品及其概念,而且很可能已经在使用“茶果”这个词了。茶圣陆羽在其所著《茶经》卷下《七之事》之中,十分详细地讲述了所谓“茶果”就是喝茶时的佐茶之物。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饮食史上,关于佐茶之物的称谓并不统一,“茶果”,“茶食”、“茶菜”、“茶豆”等相关名称的使用比较混乱,因此同样的名称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4]P275不过,一般来说,茶果是指各种细巧茶食,主要是果子,茶食是指包括茶在内的糕饼点心之类的总称。[1]P35-40

《红楼梦》中提到“茶果”或曰“果茶”的地方是相当多的,我们先来看看相关例子: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姨妈在那里摆茶果子呢。……”(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茶果来留他们吃茶。(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只见智善来叫智能去摆茶碟子,一时来请他两个去吃茶果点心。(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彼时袭人之母接了袭人与几个外甥女儿,几个侄女儿来家,正吃果茶。(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在以上几个例子中,都提到了在饮茶时佐以果子点心等物。以物佐茶这种饮用习惯有着相当长远的历史可考,据《晏子春秋》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1]P32可见此风在战国时期即有。有关这方面的记载还有很多,如《晋书·桓温传》即曰:“温性俭,每讌惟下七奠柈果茶而已。”而《大金国志·婚姻》也言“婿纳币,皆先期拜门,(亲)[戚]属皆行,以酒馔往……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陆游在其诗《听雪为客置茶果》中写道:“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不飣栗和梨,犹能烹鸭脚。”[5]P80这些都是以物佐茶饮用习惯的体现。

这种饮茶时伴以他物的食用方法,在清代也很流行,如《清稗类钞》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记述,如“镇江人之啜茶也,必传以肴。肴,即馔也。凡馔,皆可曰肴,而此特假之以为专名。肴以猪豚为之。先数日,清以盐,使其味略咸,色白如水晶,切之成块,于茗饮时传之,甚可口,不觉其有脂肪也。”[6]P6319“盖扬州啜茶,例有干丝以佐饮,亦可充饥。干丝者,缕切豆腐干以为丝,煮之,加虾米于中,调以酱酒、麻油也。食时,蒸以热水,得不冷。”[6]P6320“长沙茶肆,凡饮茶者既入座,茶博士即以小碟置盐姜、莱菔各一二片以饷客。客于茶赀之外,必别有所酬”[6]P6320等,可见茶饮时佐食之风之甚。具体分析,关于饮茶时伴有佐食之物,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将伴茶之物与茶分开,一种是将一些佐料加入到所饮之茶里。其实,关于饮茶时伴有佐食之物,也有人持不同看法,如明代的屠隆在其《考槃余事》中便言明自己的态度:“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烹点之际,不宜以珍果香草夺之。……若必曰所宜,核桃、榛子、杏仁、榄仁、黄米、栗子、鸡豆、银杏、新笋、莲肉之类,精制或可用也。”不过,屠隆对此并没有坚决否定,而是认为在“必曰所宜”的时候,“精致或可用也”。

关于后者,也有不少人颇有微词,如明代田艺衡就对之表示不满,认为 “今人荐茶,类下茶果,此尤近俗,纵是佳者,能损真味,宜去之。且下果必用匙,若金银,大非山居之器,而铜又生腥,皆不可也。若旧称北人和以酥酪,蜀人入以白盐,此皆蛮饮,固不足责耳”。[1]P223不过,从《红楼梦》中的相关提及可以看到,它所谓的“果茶”(或曰“茶果”)显然是第一种情况,并没有提及将供料加入茶中这种食用方法,大概曹雪芹也认为此种饮法失了品茶之真谛,故不取也。

二、 以茶入食:“夜长,觉得有些饿了”

上文所论述有关茶的食用的内容,是指在饮茶时佐以他物。除此之外,茶还有另外一种食用方式,即将茶直接融入“食”中。如果第一种方式只是饮茶时的一种调节、增加口感与味觉,那么,这种方式就是直接以茶充饥了。

(一)以茶泡饭

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爪齑忙忙的咽完了。(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宝玉只用茶泡了半碗饭,应景而已。(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宝玉连忙回道:“头里散学时李贵传老爷的话,叫吃了饭过去。我赶着要了一碟菜,泡茶吃了一碗饭,就过去了。老太太和姨妈姐姐们用罢。”(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以上三例提到了“以茶泡饭”这一南方人的习俗。关于此种吃法,《清稗类钞》中也有相关记载:“董小宛性澹泊,于肥甘食物,一无所好,每饭以芥茶一小壶温而淘之,佐以水菜数 、香豉数粒,便足一餐。”[6]P6388

(二)关于“茶面子”

“茶面子”是又一个“茶”与“食用”结合起来的例子。

李纨道:“昨日他姨娘家送来的好茶面子,倒是对碗来你喝罢。”说毕,便吩咐人去对茶。(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这里所谓的茶面子:“亦称‘油面’、‘面茶’,以炒过的面粉加料制成的一种食品,用开水冲食。清代方元鵾的《咏都门食物作诽谐体》中便用”茶酽和炒面,粥薄饮甜浆”描写茶面子这种食品。

(三)所谓“杏仁茶”

我们先看《红楼梦》中的这段话:

又上汤时,贾母说道:“夜长,觉得有些饿了。”……凤姐儿又忙道:“还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贾母道:“倒是这个还罢了。”(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贾母与凤姐两人将“杏仁茶”与“鸭子肉粥”、“粳米粥”相提并论,并点明了是在饿了的情况下用以充饥,可见它是一种类似于粥的食品。以茶入食这种饮食习惯早已有之,唐诗中就有相关记载,例如:“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远去度,曾不避炎晖。淹留膳茗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5]P7此诗点明是在吃“茗粥”,又说到“饭蕨薇”,可见说的已不是饮料而是食品了。

参考文献:

[1]龚建华.中国茶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关剑平.中国佐茶食品的形成和发展[J].茶报,1992.3.

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王夫人随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红楼梦》第三回)这是黛玉进贾府后和贾母第一次一起家宴的一个片段,从宴会开始的入座,到在一旁伺候的夫人丫鬟们站的顺序,还有严肃紧张、悄然无声的氛围,足见贾府的礼仪规制是何等的严格明晰。黛玉第一次到贾府,作为客人的她应该坐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这同时也是因为她是贾母嫡亲的外孙女,而且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唯一的女儿,贾母对这个亲生的外甥女肯定十分疼爱,在座次上高看一眼也是正常的,黛玉坐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这也体现了“客人上座”的待客礼仪,这种待客之道体现了中国人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客人上座”的礼节作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一直保留至今。黛玉坐下之后,迎春姊妹三个依次坐上座位。王夫人、王熙凤、李纨在一旁拿筷盛饭伺候着,尽管后来贾母命王夫人坐下了,但是王夫人也没有同桌坐下来吃饭,而只是在旁侧陪着贾母而已。

还有在很多宴会中,王熙凤和李纨一直站在边上伺候着,这是当时“妇姑不同席”的风俗,应该是满族的礼制,即便是深得贾母欢心的王熙凤也是要遵守做儿媳的规矩的。《红楼梦》讲述的是“富贵百年望族”的生存流变,其中包括很多传统习俗和礼仪规矩,但它更大的意义是通过这些风俗人情的描写塑造了很多经典的文学形象,黛玉初进贾府,事事留心,处处在意,生怕自己出错,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从就座进餐到饭毕漱口吃茶,她一直在察言观色,言行谨慎没有半点不妥之处,这也是她多愁善感性格的一个侧面衬托。黛玉外表形象弱柳扶风、但是性格刚强、心思缜密,在贾府,她是一个没有父母双亲在身边陪伴,没有家族势力在身后支撑的“孤女”,处在寄人篱下的生存状态中,但是论相貌、论才学她都是当之无愧的头筹,在百花争艳、美女如云的贾府,宝二爷最为衷情的也是她,在逆境中生存是最磨炼心智的,如此高傲倔强的性格要想在纷繁芜杂的大家族中生存,没有时时留心、处处在意的缜密心智是不行的。黛玉进贾府第一次宴会的表现,就足以让黛玉的文学形象和性格特点“先声夺人”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客来敬茶”已经成为我们招待客人的一项基本礼仪活动。《红楼梦》中客人来了也都要先上一盏茶表示主人对客人的欢迎和重视。林黛玉初到贾府时,王熙凤首先捧茶献客;
贾母八十岁寿宴时先请客人入大观园用茶,用茶更衣后才开始宴席。如果是尊贵的客人,还要献多道茶。贾元春省亲到达贾府省亲别院正殿时,贾家人首先是献了三道茶,如今“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礼仪活动,寻常百姓家来了客人无论是否宴请,都是要先沏茶送到客人手上。贾府还有一个规矩就是饭后献茶,共献两道,第一道茶是漱口茶,饭后茶水漱口是多多益处的,可以达到口腔保健的功效。那时尚无牙膏牙刷之类的东西,“以茶漱口”就相当于咱们现在刷牙的功用,那时,但凡用得起茶叶的名门贵族睡觉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茶漱口”,不同的是,王宫贵族们一天要“以茶漱口”很多次,而且在很多不同的场合之后都会“以茶漱口”,在黛玉进贾府的这场宴饮中,饭后送来的第一道茶,黛玉不知是漱口的茶,但感觉和自己家中礼仪规制不同,她自然明白贾府规矩讲究很多,留心观察便知这是饭后漱口用的茶,幸亏黛玉心思缜密,不致于闹出笑话,试想如果当时黛玉把那该吐出来的漱口茶咽了下去,是要落下一个多么大的笑柄啊!《红楼梦》中很多场合都提到了“以茶漱口”,在第十四回中,凤姐哭秦可卿之后,来旺媳妇献茶漱口,宝玉在说“女儿”二字之前,都必用“清水香茗”漱口,不然“浊口臭舌”唐突了“女儿”二字是会被“凿牙穿腮”的。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用茶漱口”可谓益处良多,一是可以消除异味,二是可以保护牙齿,这功用相当于现在的牙膏,但是“以茶漱口”的其他功能却是牙膏所达不到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预防流感,经常用茶水漱口,儿茶素覆盖在口腔咽部的黏膜细胞上,能防止流感病毒和黏膜细胞结合,达到预防流感的作用。还有研究证明,哺乳期妇女用茶水漱口,有预防牙龈出血,提高乳汁质量的功效。临产期的孕妇用茶水漱口,能增加食欲,提高睡眠质量。由此可见,“以茶漱口”不仅是王宫贵族的一种宴饮礼仪,也是一套科学的养生之道。

“以茶漱口”是符合养生保健和有益健康的,但是饭后立刻饮热茶却是不科学的。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食物中的铁结合会形成不溶性的铁盐,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时间长了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茶叶中的鞣酸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会干扰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
饭后立即饮茶,还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最科学的饮茶时间是餐后一小时饮茶,由此看来,黛玉在家中林如海教女饭后过一时再吃茶是符合养生之道的。但是作为王宫贵族的贾府的宴饮规制是不是对身体不利呢,这就要提到饮茶的种类、功用甚至是烹茶的火候了。茶在宴饮聚会中扮演着随处可见的角色,但在什么样的场合用什么样的茶是特别有讲究的。贾府中饭后饮用的茶肯定也是有不同功效的。在《红楼梦》中,光是茶的品种就有很多,如老君眉、普洱茶、六安茶、龙井茶、枫露茶、茉莉花茶等等。贾母最爱喝的是老君眉,在第四十一回中,妙玉给贾母献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着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便吃了半盏。六安茶是前清名列御制贡茶六品之一的好茶,贾母为什么不喝呢?原因在于六安茶属于绿茶,老年人肠胃功能虚弱,吃过荤腥食物之后饮用绿茶可能引发腹泻。而老君眉口感清淡,滋味温和,有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老年人饭后饮用较为合适。《红楼梦》中提到较多的一种消食茶就是普洱茶。在第63回中,宝玉吃了面食,怕他积食,让他喝了一茶缸子普洱茶。要煎出一壶好茶,需要茶好、水好,还要掌握好火候。烹茶的水要以贮藏的天然泉水、雪水最佳。在《红楼梦》中,烹茶高手当属妙玉,妙玉用旧年的雨水烹好老君眉奉与贾母,用梅花上的雪水烹茶,招待大家。那时的雨水和雪水是天泉,没有污染,是最好的洁净水,最适合沏茶,和现在的雨水是不同的。烹茶的火候也是有一番讲究的,不能用刚煮开的沸水沏茶,一般要用80度左右的开水沏茶,这样才能保持茶的清醇幽香。品茶除了要看茶品茶器茶水之外,还要营造饮茶的环境和景致,可谓一杯茶关乎一场礼。曹雪琴借“红楼茶仙子”妙玉之口详细地论说了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在《红楼梦》中,喝茶品茶在很多场合被赋予了风俗和礼节的含义,“吃茶定亲”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礼仪,虽然黛玉和宝玉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但在会开玩笑的王熙凤口中却是这样说给黛玉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原来,古代茶叶种植采用播撒菜籽的方法,人们希望出嫁以后的女儿能够像茶树一样,在丈夫家里落地生根、繁衍子孙、并且能“饮子之茶、与子偕老”,相依相守、直至白头,所谓“女子不吃两家茶”便是此意了,吃茶和定下姻缘就有了这样的关联。

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贾母是坐在贾氏家族的金字塔尖上,作为贾氏家族的标志性人物而存在的。贾母作为贾氏集团的代表,她不仅儿孙满堂,福寿齐全,见多识广,还应当在精神层面上代表着百年老号的贾氏集团的文化积淀和智慧风貌,所以出现于曹雪芹笔下的贾母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老太太,特别是《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的贾母的养生之道,更充分表现出贾母的知识修养。

关键词:《红楼梦》 贾母 养生之道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诚如红学家王昆仑在《红楼梦人物》中所言:“《红楼梦》的确无愧于为集中反映中国封建社会上层组织的一部‘百科全书’。它能把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核心――高级的宗法家庭的组织机构、变化情况、诸种矛盾,通过男女老少各种人物作具体而深刻的描写,使人们看出它全部的真实面貌。”而在这众多的红楼人物之中,贾母是坐在贾氏家族的金字塔尖上,作为贾氏家族的标志性人物而存在的。贾母作为贾氏集团的代表,她不仅儿孙满堂,福寿齐全,见多识广,还应当在精神层面上代表着百年老号的贾氏集团的文化积淀和智慧风貌。因此,出现于曹雪芹笔下的贾母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老太太,她不但善于处理大家族长达八代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具有统领大家族的政治素质,还具备了饮食、音乐、绘画、服装等多方面的才能。特别是《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的贾母的养生之道,更充分地表现出贾母的知识和才干。

贾母是荣国公长子贾代善的妻子,金陵世家史侯之女,贾赦与贾政之母。80岁的贾母在与贾家八代人的共同生活里,亲眼见证了贾氏集团“金陵接驾”的荣耀,体会过“元妃省亲”的显赫,更深刻感受了贾氏集团世代积累的处世哲学和生活经验。她所总结出来的养生之道是全面的、细致的、实用的,总括起来,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 饮食调理

专家一致认为《红楼梦》是一本百科全书,是因为《红楼梦》里的确有多方面的知识,仅就《红楼梦》里的饮食来说,就够让人大开眼界的了:在贾家的食谱里,糕有“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羹有“莲叶羹”,菜有“茄鲞”“糟鹅掌”“糟鹌鹑”,露有“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在这锦绣般的菜肴里,贾母却保持着她的饮食原则:既不多吃、也不吃太油腻太甜腻的东西,如第四十一回云:

“丫鬟便去抬了两张几来,又端了两个小捧盒。揭开看时,每个盒内两样:这盒内一样是藕粉桂糖糕,一样是松穰鹅油卷,那盒内一样是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贾母因问什么馅儿,婆子们忙回是螃蟹的。贾母听了,皱眉说:‘这油腻腻的,谁吃这个!’那一样是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也不喜欢。”

又在第五十四回里,贾母看到元宵夜里预备下的夜宵,也说:

贾母笑道:“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凤姐儿又忙道:“还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贾母道:“倒是这个还罢了。”

贾母不吃那些“油腻腻的就是甜的”粥和糕点,而选择了杏仁茶,说明她喜欢吃清淡的食物。杏仁茶又称“杏酪”,颜色洁白,甜润细腻,具有滋气止咳的功效,杏仁本身又含有大量的各种脂类和微量元素,还有维生素E,可以很好养护人的肌肤,是当时清代宫廷和贵族家庭著名的养颜食物,所以贾母才选择了它。而当贾母听说乡下贫穷的刘姥姥带来了自家田里产的“枣子倭瓜并些野菜”时,非常高兴地说:“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象你们田地里的好吃。”用现代人的健康标准来看,老年人的饮食应当清淡,少吃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以避免对心脑血管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贾母的不吃油腻和甜食、喜欢吃地里出的新鲜瓜菜、以杏仁茶为宵夜的饮食原则,可以有效地避开那些不良食物,并应合了《黄帝内经》中的“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传统饮食理论,完全符合中华传统的养生之道。

贾母对饮茶也有讲究,她不喝六安茶,只喝老君眉茶。从养生的角度来看,老君眉茶是新鲜的嫩茶芽尖,嫩叶上布满毫毛,香气沁人。老年人饮用这样的茶,可以降低血液里的胆固醇,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对健康极为有利。而相对来说,六安茶是由春天生成的茶叶片制成,其中不含茶叶的嫩芽,味道也更浓郁,虽然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六安茶也许对胃肠会有一点刺激,老年人会感到不适,所以出于养生目的来说,老年人还是不吃这种茶的好,看来,贾母是具有茶叶的知识并深知六安茶和老君茶的区别,所以她选择了适合于老年人的老君茶,而坚决不饮品性比较强硬的六安茶。

另外,贾母早晨要吃上贡的红米熬成的细粥,吃酒时只“撕一两点腿子来”,或就着“希嫩的野鸡”下酒,她还认为“晚上吃面会窝心”,还不食生冷瓜果,不吃冷酒,不在外面风地里吃东西,这些饮食知识都表明贾母是一个注重饮食细节的人。从今天的养生学角度来看,贾母的这些见解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二 娱乐养生

贾母就是贾氏集团的轴心,也是这个大家族里最有凝聚力的人物,因为贾母喜欢热闹,“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顽笑一回”,所以王熙凤时时记得给她安排各种各样的借口聚会:比如生日、节日、来客、庆典等日子里,贾家的女眷都要在贾母身边聚会,自由行乐,也自有一番欢乐情趣。所以在《红楼梦》里,多次提到贾母参加的娱乐活动:有讲故事、听书、听戏、行酒令、打牌、猜灯谜、游园、踏雪、赏花、逛庙等,如五十四回里有贾母听书的场面:

“便有婆子带了两个门下常走的女先生儿进来,放两张杌子在那一边命他坐了”……贾母便问:“近来可有添些什么新书?”那两个女先生儿回说道:“倒有一段新书,是残唐五代的故事。”贾母问是何名,女先儿道:“叫做《凤求鸾》。”贾母道:“这一个名字倒好。”

第四十一回里又有贾母听戏的场面:

“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宝玉先禁不住,拿起壶来斟了一杯,一口饮尽。”

从上面的情景可以看出,贾母对说书这种艺术形式是非常精通的,她熟知很多说书的故事版本,并知道写故事脚本的套路。贾母也了解音乐对于人的健康的作用,她在行乐时都要求有音乐为伴。从古代的音乐养生理论来看,音乐确实具有明显的调解人心情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就有了“五脏相音”学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音乐的五音“角、徵、宫、商、羽”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使五音与五脏相通,每一种韵律都对人体的一个脏器产生影响。贾母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她在宴会时常常要音乐相伴,以增添欢乐气氛,如在第七十六回里写出贾母月下闻笛的情景,这一首悠扬的笛声飞扬在“明月清风,天空地净”之下,“大家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果然带来了“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开出心胸”的效果,让听者“称赞不已”。看来贾母不但懂得音乐可以愉悦人心的道理,她还通晓音律,常常安排一些出奇不意的音乐演奏方式给大家听。她懂得吃酒时的音乐要“隔着水声才动听”,还要“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又在第五十四回的新春夜里“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叫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也不用抹脸,只用这两出叫他们听个疏异罢了。”这一曲清唱的效果一定是极好的,所以“众人都鸦雀无闻”,薛姨妈忍不住夸称道:“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用箫管的。”就连最挑剔的黛玉也为老太太的音乐设计喝彩:“这笛子吹的有趣,到是助咱们的兴趣了。”在如此的轻歌妙曲中生活着的贾母,身心整天浸泡于音乐的滋养之中,自然是延年益寿的了。

三 情绪调节

贾母虽然是贾氏集团的老寿星,是贾氏集团里最受追捧的人物,但生活里的贾母也会有难以排解的痛苦和烦恼,如林黛玉的母亲贾敏的去世、迎春的去世、黛玉的去世、探春的远嫁,都会让这颗垂老的心生出悲伤,但贾母并没有一直沉浸于悲伤之中,她哭过之后,还要过正常的生活,还在去寻找她的生活乐趣。所以在《红楼梦》里,贾母生活里更多的是欢笑,是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如在第五十回里,她突然冒雪来到大观园里,兴致勃勃地参观孙儿们的赏梅诗会:

“贾母来至室中,先笑道:‘好俊梅花!你们也会乐,我来着了。’说着,李纨早命拿了一个大狼皮褥来铺在当中。贾母坐了,因笑道:‘你们只管顽笑吃喝,我因为天短了,不敢睡中觉,抹了一回牌想起你们来了,我也来凑个趣儿。’”

贾母还在秋天桂花开的时候,“带了王夫人凤姐兼请薛姨妈等进园来”欣赏桂花,欣赏“河里的水又碧清”的风光,剥吃新出笼的大螃蟹;
又在刘姥姥来探亲的时候,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和刘姥姥风趣对话,还在宴席上亲自与刘姥姥划酒令取乐。贾母这种好热闹好交往的性格说明她是性情豁达的人,她不像他的儿子贾赦那样吃斋念佛,清心静养,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懂得在与人的交往之中寻求欢乐,调节情绪,以求得安度晚年的养生效果。

四 艺术情调

同时,贾母还具有特别的艺术品位,她注重自己的生活环境,认真地布置自己的居室,让自己的生活环境充满了艺术情调:如在她的卧房里挂着色彩鲜艳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她的花厅里摆设着珍贵的“慧绣”精品,清新脱俗,让人称赞不已:

“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

贾母也自称“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特别是贾母关于“软烟罗”的那段议论,更是清新脱俗:

贾母笑道:“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四十回)

因看到黛玉的院子里都是竹影,贾母便让选银红色的霞影纱来糊窗子:“这院子里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

同时在第四十回里,贾母看到薛宝钗房间里“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的太过素雅的摆设,也表示了一番颇有艺术品位的见解:“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她让凤姐“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这说明贾母不但会按照人的性情来设计房中的摆设装饰,更考虑到房里的摆设与心情的关系,认为太过素净的摆设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心理上的不良暗示,对人的健康有妨碍,所以才给薛宝钗换了帐子,添了摆设,以冲淡那太过素净的气氛。这种精细的用心,连窗纱的颜色与院子里的植物的颜色搭配都考虑到了,可见贾母的艺术情调之高,艺术修养之深,与她的生于侯门世家、嫁与金陵望族的身份十分相衬,也可以看出清代望族女性的修养。

综上所述,可见这位生于盛世、长于末世的大家族女性家长的气派和见识,她对政局洞若观火,对人情了如指掌,她说话软中带刚,她处事练达得体,她懂得从天伦之乐里获得健康之道,也懂得从大自然中获取养生之法,更懂得通过饮食、音乐、说笑等方式保持心情的和谐,所以她的养生之道渗透着她对人生的参悟和她多年积累的文化品位。具有这样全面的人生智慧的老人,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惟一的典型,难怪专家要称她为“古今中外一祖母”了。

参考文献:

[1] 王荣泰:《名人养生》,杭州出版社,1997年版。

[2] 高语罕:《红楼梦宝藏》,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 卢子龙:《中医养生论》,香港卢氏中国针炙学院,2001年版。

推荐访问:红楼梦 饮食文化 论文 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五篇】 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精选5篇) 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